董俊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平136400)
【摘要】体育休闲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活动,有效规划城市体育休闲空间设施,实现体育休闲设施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布局,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十分重要。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与组团式交通布局、带状交通布局、环城交通布局、广域交通布局以及体育生活圈整合交通布局等五种协条布局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休闲体育空间;协调布局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将越来越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既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有力抓手,又是休闲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休闲需求,也直接关系到城市体育休闲文化和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及生活质量提高。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对交通基础支撑具有很强需求。城市休闲空间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快速兴起,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构造规划有序、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休闲体育空间新格局,必须密切结合城市交通空间规划布局统筹考虑,这既是我国城市休闲空间规划的需要,也是城市交通布局规划的需要,优化配置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与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是我国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体育休闲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从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对交通布局的需求来看,城市体育休闲空间的交通布局应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体现公平性和均等性,并能够使体育休闲空间得到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在交通布局方面存在便利性缺失、阻碍居民体育休闲活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构建中的交通布局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现有体育休闲资源状况和上海城市交通布局,提出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与交通布局资源优化的五种模式,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与交通环境优化发展的建议。
1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构建与组团式交通布局
在一定范围之内,将城市分散的多功能空间构造按照一定的程度以某种程度整合起来就是所谓的组团式交通布局,自然的组团式结构时休闲体育所独有的功能特征。在上海市未来城市规划之中,着重建设“两轴”化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在该结构系统之中,“城市东西向发展纵贯线”包含了虹桥商务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山公园地区、静安寺、南京西路地区、人民广场地区、外滩、陆家嘴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空港地区。“城市南北纵观线”主要由宝山滨江、杨浦滨江、北外滩、外滩、陆家嘴地区、世博园地区、徐汇滨江、闵行滨江等重要的交通节点构成。这些结构联通点占据的地理位置往往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重心,对于拉动上海市之间的休闲体育沟通和经济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在对上海市未来休闲体育空间的规划发展设计过程中,应该使得其结构构造尽量满足组团式交错沟通布置原则,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根本,建立经济发展中心地带,特别想世博会那种既能展现上海市体育休闲魅力又能拉动经济发展的地区,提前规划好预制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大集中小分散”原则设计规划休闲空间的位置,得到每个大型内有需要设置一个大型的休闲运动中心,相隔一千米必须设置公共体育设置;组团设置体育服务场所,达到居民出行10分钟便可达到某个商业性休闲运动中心。
2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构建与带状交通布局
以主要江河流海、铁路交通的轴线就是所谓的带状交通布局,在江河沿岸以及城市码头设置各种休闲娱乐、健身场所、旅游业、餐饮业等各种多功能衍生行业。上海休闲体育结构中的带状布局是以苏州河、黄浦江、锭山湖等核心地带为中心,将日常休闲体育场所和苏州河体育带状布局结合起来;构建以日常和周末活动、欣赏等多功能的体育休闲模式;在淀山湖休闲空间建立大型多功能、多层面的旅游空间项目。利用小外滩、外白渡桥、晋元广场、杨浦公园、中山公园、苏州河绿地等节点之间的联系构件围绕苏州河体育休闲区域。2008年苏州开始施行围绕苏州河的改建,此工程一共包含三条大型休闲走廊;第一条是连接了运动器械、篮球场、乒乓球场的2km塑胶跑道;第二条联通了咖啡馆、示范馆等社交主体大道;第三条是连接苏州河原始居民和大自然环境的绿色休闲体验带。这三条走廊的建设使得苏州市居民文化服务与民间体育休闲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黄浦江体育休闲带包含下列节点地区:绿色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复兴岛,外滩,世博会场馆,明珠公园,黄浦公园等绿色交通节点以北,吴淞水门,江湾塔影,枫岛渔火,长虹卧波,城堡滴翠,映日滴水,前帆船,春天外滩,东方水都,龙华晚钟等交通节点为南的十个城市和文化遗址。未来的黄浦江建设带必然会以公共绿地为核心,建设其包含步道、自行车道等各方面高效高质量的公共娱乐休闲体系。另一层面上可以建设消费式娱乐设施,就像水上帆船、水上设施等多种娱乐项目。滨江多元化利用沿岸功能区,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滨江休闲空间,以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海滨运动和休闲区。
淀山湖体育休闲带:淀山湖30.9公里长的海岸线,也在该地区设置了东方绿舟,朱家角旅游和休闲景点。青浦淀山湖旅游区环4A级旅游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岸线从过去荒芜的景象已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景观,随着环湖环境的改善,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以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淀山湖运动休闲带,可以开发水上旅游,通过组织比赛的赛龙舟等水上项目,吸引参与或观看比赛,突出水上运动人员的趣味性。
3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构建与环城交通布局
上海有内城,中环,外城三个城市快速交通与自然外壳环线形成四个区域,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外环称为主城,外环线以外被称为城市郊区。绕沿主环内部建设上海城市休闲运动带,建设出排成两行的休闲体育传播的外圈,保持休闲运动城市和城市周边环境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在不同的地区构造出不同的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建设体系。现代的资源分配可以关联现代、乡村等多种区域元素,并结合周边城镇、居民区、河流、绿化带设置一些休闲广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
中心体育休闲带:对70公里左右环线线路。穿越了多个体育公园,如大场体育公园,黄兴体育公园,绿色体育公园,古美体育公园等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的中心区,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意味着在中环线带上将建立起多个城市RBD项目。中环线休闲体育区发展,以满足人们在内环和外环之间的日常休闲运动区需求,在其沿线上设置多个适合沿体育公园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游乐场和其他类别项目,可以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在其中掺入自行车道或更换各种落后于各种休闲运动设施系列。
外环路体育休闲带:在全长99公里外环带中,随着“围绕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提出,大力建设外环线区域的体育设施,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赛车场、以及在室外预留1572公顷土地作为娱乐基地。建立休闲体育概念相重叠的一些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公园,如滨江森林公园,顾村公园,闵行体育主体公园,文化公园,华夏公园,金海公园,东生态园,生态园申江路等。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休闲公园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将新型休闲运动场馆和外环高速公路入口相互组合联通,以满足市民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休闲娱乐需求。
4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构建与广域交通布局
随着城乡建设和人口郊区化程度的提升,未来的设计理念必然是以城市中心和郊区区域差异之间的概念整合。然而,目前郊区人口数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随着空间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郊区的未来发展需要紧紧依靠休闲体育,以吸引了更多城市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注意力。交通圈布局模式,主要目的是完成设施空间内城市居民的短途度假需求,并从布局配置方案中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特征项目及如何提升城市居民对可利用空间的注意力。
从在上海现有的情况来看,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努力提高体育层面旅游的公众吸引力,积极推进与参与体育休闲旅游活动,促进体育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整合,大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深入探索和建立了一批有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崇明自行车计划包括主题公园、体育休闲公园乡村奉贤、宝山顾村的时尚运动主题公园、临港新城体育休闲基地、长兴生态健身园、嘉定区汽车运动休闲区、枫泾体育休闲基地公园、余山登山基地和房车露营基地和青浦铁人三项基地等项目。东方体育中心将充当为一个在文化引领之下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及服务场所,F1赛车场等体育设
施将被开发成旅游休闲示范场馆。通过运动和休闲集聚区的建设,使特色产业休闲、旅游和运动三个方面相结合,并能为全县和全市居民提供高端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它有可能为短期旅游项目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空间。
5体育生活圈之交通布局
目前上海市政府针对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活动提出了“30分钟体育生活圈”也就是居民离家步行500米即可享受到公益性体育设施服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5分钟或步行30分钟即可享受到所在区的综合性体育场馆设施。然而,上海作为一个全球顶尖级的大都市,人口基数极大,每年还有不少的外省市人员进入上海。考虑到城市空间结构、居民的体育休闲行为以及居民获得体育休闲活动机会的均等性,上述体育生活圈的规划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本文认为上海居民体育生活圈交通布局应得到优化。相比较现在“半小时体育休闲圈规划”。作者认为在现阶段上海市可以将居民的体育生活圈划分为:社区10分钟体育休闲圈、城区30分钟体育休闲圈、广域体育休闲圈(表1)。
社区体育圈:这一体育圈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需求,在规划上要求城市居民在步行10分钟内即可获得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距离约为0.5~3km。因此,社区体育圈以居民生活小区为建设单位,居民可以获得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是社区的公共运动场所或者是百姓健身房。其它诸如公共的健身点也是社区体育圈内可提供的体育设施;在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方式上,社区体育圈的建设可以通过住宅小区整合、小区绿地整合以及城市中心地带整合等方式与城市空间整合,在交通布局上是组团式布局。
城区体育圉:这一体育圈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在周末时的体育休闲需求,在规划上要求城市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20分钟后即可获得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距离约为3~5km。因此,城区体育圈以城市游憩商业区、城市景观区、市民集体住宅区作为建设单位。居民可以获得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是城市级大型体育中心、体育场馆,次要是区级体育中心场馆。在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方式上,城区体育圈的建设可以通过城市中心地带整合、城市游憩商业区整合、滨水空间整合、交通环境整合等方式与城市空间整合,在交通布局上可以采用组团式布局、带状布局和环城布局的方式。
广域体育圈:这一体育圈建设的主要目的满足城市居民在节假日的体育休闲度假需求,在规划上它要求城市居民利用公共交通或自驾车出行45分钟到小时内即可获得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距离约为5—lOkm。高尔夫球场,休闲体育活动基地、大型体育公园等是广域运动圈的基本建设单位。在与城市空间整合上,广域体育圈通过滨水、绿地和交通环境进行整合,通过带状、环城和广域的方式进行布局。
6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与交通环境优化发展的管理建议
前文分析了目前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交通布局的主要模式,以下从管理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和交通环境。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管理和监督作用。政府应意识到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布局中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控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布局,优化相应的交通环境。同时,在建设城市体育休闲圈的同时,政府还应做好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提升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的同时,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以公共体育设施的可达性、便利性和便捷性作为开发原则,保证城市居民在获取体育休闲服务的均等性和均质性,拓展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虽然政府作为体育休闲空间规划的主体,对整个体育休闲圈的构建以及交通布局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但是从微观的体育建设单元,政府不应涉及其中的管理。在这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参与到基本的体育休闲圈的管理之中。例如:从广域体育休闲圈来看,政府应号召社会企业参与投资,参与规划。对于城区体育休闲圈,政府应与各区级体育组织联系,由他们出谋划策。对于社区体育休闲圈,政府应与社区街道、居委会等联系,了解居民体育休闲需求。
上一篇:氧化葡糖杆菌1.637山梨糖还原酶基因s r功能初步研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