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长期以来,融资问题对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的衰退,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因为受到宏观政策、市场机制和金融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以及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在这众多的问题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举足轻重,它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绊脚石。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
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周学东教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她认为导致全社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投资饥渴”;并且研究了“财务软约束”的问题,认为政府在补助政策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并由此引发的问题加剧了资金价格的扭曲,放大了各种“挤出效应”,周教授认为这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章丽盛认为融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现象,主要表现在信贷在资源的配置、信贷期限的配给等问题上,并且研究了我国金融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出现瘸腿现象,认为这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李庚南认为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隐性成本。
以上学者多是从如何获得更多资金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笔者则是主张使浪费资源的项目破产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我国由于融资问题所产生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市场是二元的:一方面为正规的金融市场和组织,比如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大量落后的、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如民间传统的当铺、钱庄以及放债机构等。国有银行的资金属于计划内的,为了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对它进行利率管制。国有银行的资金量大,并且规定的存贷款的利率低。由于大企业,如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等,它们的信用好,贷款量大,属于批发性质。则银行就乐于将资金贷给这些大企业,并且贷给它们的利率也低。“融资难”、“融资贵”主要针对的是在国家组织制度中不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即体制外的企业。然而体制外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
一谈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常常让我们想到这与货币资金的供应量有关。如果提供大量的货币,就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下面来看一下1990年到2014年的货币资金供应量,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折线图直观地反映出来,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逐年提供的资金量比较多,并且增幅大。按正常来说,资金量多,利率应该低,为什么利率却低不下来?
以前政府对融资问题放的比较松,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地去投资项目。如果在投资项目之间一直后续贷款,就不会出现资金断裂等问题。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突然收缩银根,提供的货币资金量变少,则贷款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原来可以给100个项目提供资金,而在收缩银根的情况下就只提供给60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大放贷,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此时,社会的总需求已经扩大,通货膨胀的缺口已经形成,即产生了隐性的通货膨胀。这样就断然不能在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是得不到贷款的项目为了继续使它们自己回到正常的状态,它就必须要得到贷款。例如,房地产的项目,如果得不到贷款,则该项目就会停滞,但是开发商还是要想办法得到资金,此时他们就会转向民间借贷,结果是把民间利率给抬起来了。下表为近五年来,我国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
以上表近五年来,国有银行的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我们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利率比民间借贷的利率低,并且相差很多。随着项目的增多,把民间的利率给抬高了。所以不可以盲目扩张,若让其回到正轨,又没有这么多钱投入的时候,只有废弃多余的项目,这就造成了实物资源的浪费。例如,前些年建立的钢厂,对此大规模的投资,由于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结果自己又拆了,河北就出现这种问题;许多开发商建造一些房子,在房子建立一半时,遇到融资的问题,不管资金得到的程度有多难,他们都会拼命借钱将房子建起来,然后将之卖掉,他们认为很值钱,结果却空置了起来,与钢厂一样,又拆掉,造成了大量的实物浪费。
三、美国产生的“滞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一)美国产生的滞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1970年到1982年,美国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经济缓慢增长的一个阶段,此阶段美国的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率并存,即产生了“滞胀”。下面是美国在70年代前后所经历的三次滞胀,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到在后两次滞胀期,CPI增长达到10%以上在此期间美国经历了4次经济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以及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特殊经济现象。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如下:科技发展力处于减弱期;美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减少;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由于这些原因,首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推高了通货膨胀。然后,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将货币政策慢慢地从货币价格向货币数量来转变。在此过渡期间,由于货币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在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利率的波动比较大,最终使得货币的供应量过大。此时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因为提供的货币量过大又推高了通货膨胀率。再次,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不断地扩张,这也对通货膨胀的出现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最后,部分食品与能源的价格上涨将通货膨胀率提高到了两位数字。此次的滞涨,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挫伤,并由此导致的高通货膨胀是亘古未有的,甚至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竟然达到10.46%。通货膨胀的增加就会引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在1976年初,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实施了两个措施:一是刺激经济上升的减税政策。二是为了增加一些工作机会,政府举办一些公共服务事业。但是减税政策仅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扩大了预算赤字。因此,进一步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到1978年通货膨胀率又产生了两位数字。后一项措施因为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以至于效果平平。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卡特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在治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上,卡特政府的态度不坚定,货币政策有时松,有时紧。最终没有成功治理。到1981年,里根政府认为国家过度的干预经济,是造成经济反复恶性循环的一个本质原因。里根政府采取了集中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稳定货币资金的供应量。其中,里根政府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作为主要的目标,不管利率达到多高,甚至引发经济危机,里根政府也从不放弃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遇到了经济危机,但是却有了成效:稳定的货币资金供应量抑制了过高的通货膨胀。到1984年,通货膨胀率就降低到了3.8%。在里根政府的正确政策和不断努力下,美国在1983年终于使得经济的增长达到了高峰。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中美基于泡沫破灭的分析
(一)中国的泡沫经济
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在经济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结构性的不平衡可以由市场来调节,贸易顺差可以通过加大对外投资来调整。因此,必须来转变政府的职能。而我国却采取了人民币升值和刺激内部需求的错误方法。结果导致我国的经济走上了政府主导的增长经济的道路。政府为了使收入与增长差距减小,实施的转移支付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税收,进而导致我国在实业方面投资的风险日积月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就需要增加不同的投资组合。由于我国人力资本不足以及中国的金融管制使投资者不能持有无风险的国外债券来降低风险。针对这种局面,我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弃政府干预和回报率低的实业投资,然后转向高风险、高收入的房地产业和金融行业,由此引致我国的泡沫经济不断增长。在2012年我国的GDP大约为51万亿人民币,可是广义货币M2却达到了90万亿以上,目前已经超过100万亿。我国的广义货币M2与GDP之比在200%左右,这远高于美国的67%,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泡沫特别大。这些过量的货币资金不断地流入房地产行业和政府的建设上,从而导致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和财政经济泡沫的方兴未艾。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有它的特殊之处:首先,它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后,中国人婚嫁购房的强烈需求;最后,由于人民币在升值期间,国外资金的流入也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房价的上涨,当价格涨到远高于人们的购买能力时,房屋就会大量空置,失去它的居住功能,成为追求利益的工具。大量的炒作者将普通的购房者卷入其中,成为承受高压力的房奴。长期下去必然会使泡沫愈演愈烈。我国社会经济就要转型,产业结构要升级,不然就不可持续发展下去,要转型,就不能绕过房地产的转型。由于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破灭,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我国政府不愿意看到这些严重的后果,宁愿继续往里面投钱维持稳定。在2014年,我国走了一条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覆辙之路,即降息降准和优惠利率。但实际是降息只是暂时的,但却给房地产开发商再次提升价格的空间,看似放大了人们的贷款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这就会透支了未来的偿付能力。总之,这些政策貌似扩大了购房者的能力,但随着加息的到来,月供收入比不断上升,银行、开发商、购房者将会共同面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痛苦。这样的援助政策实际上是把经济周期给延长了。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更加无从谈起。
(二)美国的泡沫经济
美国70年代的滞胀,通过治理后,慢慢回到了正轨。到1991年,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刚开始利率特别低。在当时,低利率是正确的,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但是利率持续很长时间的低,就会出现问题,慢慢地又产生了泡沫。从2001年底到2005年,美国的30年期的抵押贷款利率从7.07%降低到了5.58%,但房价增加的速度却达到年均12%,明显地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这就是由降息的幻觉所产生的影响。到2005年,由房地产推动的泡沫成了整个经济市场的泡沫,房价的增速高达18%,远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的5%。与此同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又施行了增加利息的政策,抵押贷款利率又从5.58%增加到6.66%。这种压力超出了购房者的接受能力,最终导致了房地产行业泡沫的破灭。
美国的泡沫经济是结构性的,虽然那时美国的物价不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约为1%。但还是有泡沫。当时的资产、地产涨了好几倍,股票价格等各种金融资产,一堆堆全是泡沫。在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房地产的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等的泡沫没有破灭,原因在于美国施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出现了恶性循环。
五、后泡沫时代的中美经济分析
在经历过严重的产业衰退和经济危机过后,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不受到挫伤。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显然中国也是卷入其中的一个经济体。美国产生的资产泡沫,无论是信贷资产或是实体经济的资产都发生了破灭。由此,中国主导的出口模式也产生了困境。为摆脱这些困境,我国需要将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我国内部需求的经济模式,这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史蒂芬.罗奇认为:要想调整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失衡状态,中国就需要多进行一些消费,不要再大量的储蓄,而对于美国正好是相反。
在2002年美国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在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泡沫破灭后,美国所进行的投资变为理性投资,它们大部分都是私有企业。在美联储收缩银根后,一些需要融资的企业得不到往常的贷款,他们对贷款的需求会把融资的价格抬起来。由于美国强硬的态度,不理会那些企业,它们得不到贷款显然就会破产,然后被淘汰出局。美国就是走这种发展道路,才使它们的经济道路走上正轨。而中国,部分企业的投资不是理性的,甚至有时候进行的是疯狂的投资,在面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时候,中国不是将那些项目清理掉,而是一味地仁慈。例如,房地产的融资非常高,并且融资扩张的非常厉害。如果我国收缩银根,将资金抽掉一部分,首先抽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这样,一部分房地产项目会很快破产,房地产的泡沫破裂。但是目前并没有破裂,就是因为我国的态度太过仁慈。在2014年,进行降息;在2015年又经行了降准。这样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问题还会持续下去。面临资源浪费的问题,就应该将其掐死。现在之所以不实行强硬的态度,就是因为有利益集团的存在。
六、小结与启示
泡沫的不断膨胀是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根本原因。我国目前实行的降息、降准的政策无疑是在走曾经美国经济泡沫破灭的老路。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经济泡沫破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告诉我们,泡沫经济是一条不归路,所有从中想获得利益的人都不希望泡沫破灭,而纵容泡沫继续吹大。未来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的发展取决于我们。但可以确定的是,泡沫总有破的一天,我们将其刺破的越早,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若我们能向美国那样,拿出强硬的态度,将低质的产业扫除。也许我国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我们也只有让盲目扩张的产业破产,才有可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走上经济转型的道路,使我国更好的走上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为山东工商学院)
上一篇:石化企业煤炭采购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下一篇:投融资内部控制制度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