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高校舆论宣传阵地更是前沿中的前沿。作为党和国家宣传的主阵地,高校舆论宣传阵地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道德操守、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国家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队伍建设是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高校舆论宣传工作队伍,培养高校舆论宣传的精英人才―“意见领袖”,[1]是高校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意见领袖”
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其“二级传播理论”中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不是一步就传播给受众,而是分为两步来完成的。首先,信息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其次,信息再由先得到信息的那一小部分人传递给广大的受众。一小部分人先得到信息,在信息传递过程,因这个人的地位、学识、威望等原因,能让他人对此信息做出判断、形成意见,产生较大影响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2]“意见领袖”一旦介入大众传播,则会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经其加工过的信息也会进一步扩大影响,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地扩散开来,涌入大众视野。可见其对舆论信息产生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意见领袖”又常被翻译为“舆论领袖”。
二、高校舆论宣传“意见领袖”
高校是舆论传播的集合场所,高校舆论宣传阵地的基点在校园,舆论宣传直接面向师生,高校“意见领袖”也就蕴藏在高校干部师生中,需要专职从事宣传工作的有心人,细心发现挖掘、精心培养引导、放心放手使用。“意见领袖”往往与周围大众习性相近且具外向、自信个性和创新意识,据此原则,可以从下列三种人中挑选“意见领袖”人选:首先,要从宣传思想工作骨干中培养“意见领袖”,高校党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骨干,要有意识地、有重点地、有计划地把这些经验丰富、实绩突出、面对师生能直接“发声”的宣传思想工作骨干力量培养成“意见领袖”;其次,要从专家教授中发现“意见领袖”。高校专家教授中不乏专业学识渊博,社会见闻广博,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为师生敬仰敬重、“顶礼膜拜”的学习楷模;最后要从在校生中挖掘“意见领袖”。大学生中有德才兼备的团员干部、品学兼优的佼佼者、乐善向上的道德模范,他们团结友善,乐观进取,被同学称道。以上三种人工作、生活在师生周围,活跃在学校各个领域,都具备成为“意见领袖”的有利条件。高校宣传工作部门要独具慧眼,善于从各个领域把这些“意见领袖”挖掘出来,积极吸纳他们加入到舆论宣传工作中来,发挥其人格魅力及思想引领、观点辐射作用。
三、高校舆论宣传“意见领袖”的工作平台
对于挖掘、发现、培养的“意见领袖”,要利用校园各类媒体为其搭建平台,让其“演戏”出彩,发功出力。首先,在校园媒体上给其施展空间,校园媒体是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努力做到让高校广大师生在校网、校报上看到他们的文章,在校园广播中听到他们的声音,在校园电视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让他们在主阵地上摇旗呐喊,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其次,在论坛讲座中让其担纲重任,让他们可亲可敬的面容出现在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哲学和社会科学论坛、道德讲堂、善行功德榜上,让他们积极向上的言论发挥两级传播功能,活跃在每个课堂、激荡在每个宿舍、回响在每个角落,渗透在每名师生脑海、心田,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方向。最后,在个人自媒体上让其积累公信资本,让他们利用QQ、微博、微信、博客、个人网站、个人主页等个人自媒体,立言建言、扶正抑偏,大胆发出声音、回答师生提问、回应公众质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个人影响,提升舆论宣传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高校舆论宣传“意见领袖”的培养
高校舆论宣传工作肩负的神圣育人职责,做好高校舆论宣传工作,也需要按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传播专家”的要求,来培养高校舆论宣传的“意见领袖”,提升“意见领袖”个人及整个舆论宣传队伍水平。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四种意识”
要对吸纳到舆论宣传工作中的“意见领袖”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他们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和理论政策学习,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理论政策水平,引导他们加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增强政治敏锐力,强化使命与担当,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舆论宣传氛围和正确导向。
(二)培育综合素质,强化“四种能力”
做好高校舆论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意见领袖”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在发声时做到吐纳自然、游刃有余。首先,强化把握规律能力,把得准舆论宣传的时、度、效,做到及时出击、进退有度,发声有效。其次,强化辨事析理能力,看得透问题的本质、实质,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准确运用理论政策解决问题,坚守阵地,不失寸土。再次,强化舆论引导能力,能说得好群众语言,摸得着群众脉搏,抓得住群众心理,做好舆论引导员。最后,增强全盘统筹能力,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与其他舆论宣传工作人员合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三)突出专业性,增强“一种职业素养”
高校舆论宣传“意见领袖”有教师、有学生,但都存在媒介素养不足、专业性不够的问题。故而,增强“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对媒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正确使用媒介和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能力。[3]“意见领袖”媒介素养培养,绝非轻而易举之事,靠搞几次业务讲座、办几场交流研讨是难以奏效的,需要系统、长期的培养和锻炼。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有计划地聘请媒体专业人士系统地进行理论指导,还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创造机会,加强实践锻炼,如利用寒假、暑假时间,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深造学习,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给予“意见领袖”人文关怀
舆论宣传劳神费心、工作辛苦,“意见领袖”多为兼职师生,教学、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高校领导和各部门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保护他们对舆论宣传这份“分外工作”的热爱。在给他们压担子、派任务的同时,充分考虑他们的爱好特长,多安排他们承担各自熟悉领域的工作,更要尽己所能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舒心的工作环境,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多一些支持指导,激励他们在舆论宣传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适时组织开展评先表彰活动,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精神鼓励,让他们对工作有信心、有动力,在工作中心情愉悦,有成就感。
(五)积极探索,冲破学生“意见领袖”培树“困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高校对于学生来说是“铁打的营盘”,牢不可破;学生对高校来说则是流水的兵,流动频繁,为培树“意见领袖”带来一定困难。所以,要冲破学生“意见领袖”培树“困局”,首先,要坚持培养锻炼经常抓,抓经常,久久为功;其次,突出一个“早”字,坚持早发现苗子、早培养尖子、早使用骨干力量;最后,力求一个“快”字,让每一个苗子尽快变成尖子,每一个尖子尽快成为骨干,每一个骨干尽快成为主力。同时,还要建立舆论宣传“意见领袖”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有重点、有计划地分期培养、建立“梯队”,有效应对学生“意见领袖”青黄不接、接力空缺的问题。
总之,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专业高效的“意见领袖”队伍担当舆论宣传工作重任,不断完善发挥“意见领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机制,积极构建“意见领袖”成长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意见领袖”发挥潜能,切实增强舆论宣传工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