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5年到1949年,我国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一定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直到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因为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生,既不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又不授予学位。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过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时至今日,研究生教育已有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
研究生群体的价值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年代的研究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每个研究生的价值观无不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因此,要真正了解研究生价值观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不同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中考察研究生的价值观。
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建国后到80年代初,研究生价值观的突出特点是高度统一的重国家轻个人。当然这种统一的价值观建立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强调服从统一,要求全社会有统一的价值信念和全社会成员遵守统一的道德准则,是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的体现。在“文化大革命”中,政治价值观的绝对性达到了极致,所谓“无限忠诚”、“绝对服从”、“两个凡是”都是典型体现。80年代初期,尽管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当时的改革开放仅仅在小范围内,全国范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全国人民的价值观包括研究生的价值观还是停留在建设时期“人民公社“、“大锅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中,因此这一时期与建国以后价值观念没有质的变化,作为一个时期讨论。在此背景下,像雷锋这样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精神品质成为人们所敬仰的偶像。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终的时,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可以说是对集体主义最为完美的诠释。但是当时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失去个体的基础之上,“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那个时代研究生甚至是所有学生、人民的典型话语。并且,当时的研究生是在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考核择优录取的,因此,这一代的研究生都十分珍视这一个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以及党和人民给他们创造的学习条件,相比于其他时代的研究生,他们怀有更为强烈的爱国心和事业心,渴望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根据1986年“研究生与社会――对全国研究生状况的调查”,当“尊重自我”与“服从社会”发生矛盾时67.51%的人选择服从社会。所以,当时的研究生以及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著特征就是整齐划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在抹平每个人个性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高度统一的国家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个人的意志充分彰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不仅在经济上开放了,更是思想上的开放,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得到重视,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度也增强,根据90年代的一项调查,当被问到发现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方式与大家很不一致时,您的看法时,9.4%的研究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此人值得赞赏;65.5%的研究生认为只要他自己觉得好,别人没必要说三道四;23.4%的研究生认为这个人应该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适当作些改变;只有1.2%的研究生认为他应该尽量改变自己求得和大家一致。可见大多数研究生相信没有普遍不变的行为准则,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采取宽容、不干涉的态度。因此,研究生的个人需要、利益需求、生活方式、个性等都差异越来越明显,呈现多元化的趋势。21世纪,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量较之前传统媒体时代大大增加,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自媒体的发展更是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思想观念的交锋也更加开放和自由,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被减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能从独立获得的信息中对事物作出判断和决定,以泯灭每个个体的个性为代价的一元的集体主义不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多元化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的典型时代特征。在通过对研究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研究生价值观多元化十分明显,无论是对自身未来的规划、对理想和物质的关注还是对国家的建设、社会问题的态度他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些研究生认为自由是一种制度,让每个人能够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有些研究生认为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科研,干事业,不用考虑物质的东西、不用考虑别人的看法;有些研究生说自由就是一种轻松的心境;也有些研究生认为自由就是敢于追梦,在自己的最美好的年华里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看以往没见过的风景,体会异于常人的心情,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遇见最优秀的自己。尽管每个人的对于自由的看法不同,但是谁也没有理由认为别人对自由的看法是不对的或是可以抹煞的,尽管对自由的价值解读不同甚至不能认同,但是依然彼此尊重对方的观念。又比如,同样是热爱祖国和集体主义,也不再是一味地牺牲自己的一切服从国家的分配,当代研究生认为爱国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爱国,坚持自己的想法也是爱国。爱国可以是投身国家的事业中工作,也可以是自己创业为国家的建设增添亮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爱国,相反,监督政府,指出批评当前国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爱国。 三、国家与个人寻求统一
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个人利益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完美的集体主义是被抽象地、片面地强调,他们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时间下去这种脱离实际的集体主义将无法继续。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得到确立。追求个人利益,强调自我价值是这一时期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根据1993年吴湘韩对当时高校研究生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当时的研究生在人生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上,强调自我实现、自我奋斗和自我选择。有部分研究生认为:不断地努力去实现身己的潜能和价值最重要,把它排在第一位的占51.6%;认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主要依靠“个人努力”和“个人天赋和能力”,把两者排在第一位的合占65.4%;54.6%的研究生同意“要是出于我个人的选择,即使错了,也是有意义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认和肯定个人正当利益的正当性,使每个人的才能、智慧得以发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随着我党的工作重心从政治向经济的转移,商品经济在中国大力飞速地发展,物质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体利益至上时期那种“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甘当人民的老黄牛”的大公无私的价值取向渐渐被摒弃,转而“为钱正名”、“为个人利益正名”。并且80年代商品经济还不充分,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收入差距较小,研究生们普遍对利益不太重视。1980年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据说哈佛大学教授收入少,但社会地位很高。相比那种收入多,但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来说,你愿意选择地位高但收入少还是地位低但收入高的职业?”85.62%的研究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可见,在权衡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时,研究生的选择重心偏向前者。功利化的倾向在80年代末开始并在90年代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根据90年代初进行的调研描述:90年代初的研究生淡化了对理想的追求,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偏重现实利益,其价值观实用性倾向明显。我们与之座谈、访谈的研究生普遍认为,现在的研究生务实,看重实在的东西,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同时虚幻的东西也少了。当时全国高校有不少研究生退学经商。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意识到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95.4%的研究生同意“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一观点,甚至有13.5%的研究生认同“钱就是一切”这种极端观点。而在职业选择上,“个人发展前途”、“收入”、“兴趣”居前三位,而“声望”、“对社会的贡献”退居第五、六位。这说明研究生注重自我价值,偏重物质利益,社会责任感弱化。这一时期的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盲目的功利化的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倾向。这种庸俗化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的价值倾向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十六大以后,随着我党对于改革开放中问题的反思,特别是对金钱过度看重和强调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反思,让人们以及研究生群体看待金钱以及个人利益也更为理性。在访谈的研究生群体中,几乎没有发现完全以国家集体为做事准则或者纯粹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学生,大多数研究生还是理性地考虑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的平衡,他们非常认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赞成完全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将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置之不理的狭隘价值观,考虑个人利益无可非议,但是以损害别人和危害社会为代价,作为国家的公民,作为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自觉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既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当代研究生不再是没有自我的一元集体主义,也不是盲目放大个人利益的功利主义,而是在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主体意识,他们充分意识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容性,努力平衡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寻求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