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39-02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价值认知偏差、价值理想困惑等问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微”传播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文化”形态应运而生。目前,微文化蕴涵的巨大文化资源容量正以雄厚的人文积淀与知识底蕴感染着大学生受众群体,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基于这种背景下研究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微文化”生活现状及对价值观的影响
自2009年新浪微博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微博、微信等微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普及和快速发展,大学生新的聚集地和交流平台也因此而诞生,不仅丰富了大学校园的生活,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氛围。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微生活现状,笔者选取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一至大三各级分别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获取实证数据。结果显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数比例上,当前正在使用微时代产品诸如微博、微信的学生比例达到95.53%;在使用频率上,有97.4%的学生选择每天至少1次通过手机登陆微产品APP;在价值观影响方面,面对“当前影响您价值观念的主要因素”的问题上,27.56%的学生选择了微博、微信,仅次于学校、家庭教育环境的40.24%,而且与往年类似的研究结果相比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提问中,能够完全选择正确的只占到56.86%,不到2/3;在具体价值观念影响方面,对“微产品对您以下哪种观念起到巩固和提升作用”的问题统计发现,自由、民主占比例最高,共计67.74%,而对“微产品对您以下哪种观念起到冲击和削弱作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诚信、文明,分别占到34.77%、30.33%。
由此可见,“微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那么,针对当代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合理地发挥“微文化”产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文化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采取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和谐校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高校也是西方文化思想渗透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先进文化的掌握者和传承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根据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判断模糊、功利主义盛行、诚信意识缺乏、心理问题加剧等现实问题。“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校园和谐”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高校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后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他们一方面将自己先进的知识技术传播到社会群体中,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品德、行为准则传播到社会中,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和长久大计。因而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三、与时俱进,利用“微文化”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范式
(一)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以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
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所以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才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有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在网络微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因此高校要完善相关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增加红色网站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阅读、微书评等微媒介打造核心价值观互动宣传平台,强化校园网官方微博的导向功能、服务功能、寓教于乐功能。从大学生价值观实际需求出发,发挥校园“微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构建以校园网官方微博为龙头的“微文化”格局。
例如利用互联网中的校园贴吧、论坛,创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网络阵地;用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进行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信息传播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利用微书评推荐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献,力求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精华予以认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文化讲座等。进而通过微文化传递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空间内的信息多元复杂。“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要引导学生少犯错误,首先需要高校教师提高对信息的理解和选择能力,提高信息媒介能力,对于网络上多元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判别,进而才能引导学生辨别真伪、善恶,使他们自觉抵制反动、暴力等方面信息的侵蚀,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由于网络信息的交互性特点,大学生群体不仅可以从网络空间内关注到多元化的信息,还可以就某一信息发表自己的态度观点。对于一些新鲜资讯,大学生甚至比高校教育工作者掌握得更多,在双方获得的信息是对等的前提下,简单照本宣科或是理论灌输解决不了学生面临的困惑,也会令其对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作为高校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知识,实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有效的思想疏导。
因此,网络微时代背景下,要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素质,使他们掌握及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相关方面的知识及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而服务于社会;又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掌握先进的技术,利用好校园微载体平台传递微文化的正能量;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充分挖掘微文化中蕴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开展卓有成效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托“微文化”的力量,不断探索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