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更多

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刍议“123”就业指导工程

2016-04-26 18:43:49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论文网 中国资讯网

论文摘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实施“123”就业指导工程,即:构建和完善一套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落实两个支撑和实施三项制度,是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举措。
论文关键词:核心能力,就业指导,高职学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关注的焦点;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进一步突显出了社会就业矛盾。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特点
  就业核心能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的,能区分其他学生的特有的个人深层能力,并支撑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进行主动竞争的综合能力。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模仿和学习他人的个人简历、面试技巧、自我推销的技巧等,但个人的就业核心能力却是无法复制的。因此,就业核心能力是高职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根本保障;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显现职场价值,从而获得晋升的强大支撑。
  具体而言,高职生的就业核心能力包括工作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工作胜任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础,是通过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工作,并在工作中证明自己能胜任从而保持工作的能力。因此,具备工作胜任能力是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功踏入职场的必要前提。职业发展能力是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的关键,是学生在工作稳定后,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职业价值、展现核心竞争力,获得职务晋升、薪酬提升的机会,从而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的能力。因此,具备职业发展能力是学生竞争优势的源泉。
  综上所述,高职生就业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系到学生的成功就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与一般能力相比,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独特性。就业核心能力是求职者特有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能力,无法轻易被竞争者模仿;是学生在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竞争优势,充分体现出求职者的专业素质、品行特质、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特征。第二,延展性。就业核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知识积累、技能锤炼、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培育而成的,是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进行培养和提升的。同时,就业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的耐力和韧性,竞争优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第三,综合性。就业核心能力不是对高职生某方面能力的要求,而是全面素质的反映,既包括专业知识、实际工作能力、性格、态度、自我形象等外显特质的要求,也包括动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角色定位等内在特质的要求,是大学生思想、心理、知识、技能、身体等的综合表现。
  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措施
  实施“123”就业指导工程,是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举措。“123”就业指导工程指的是构建和完善一套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落实两个支撑和实施三项制度。
  1.构建一套立体化就业指导机制:提升高职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根本
  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构建立体化就业指导机制,全方面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工作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①大一为了解期。这一时期我们以入学教育为契机,通过介绍院系的发展、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教师队伍的构成、培养方向与途径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对自己所在的院系和所学的专业有比较详细和清醒的认识;再次是让新生明白大学的学习任务、管理方式,以及个人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介绍职业选择与发展定位、人才供给与需要、就业政策与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人才观,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与职业选择。②大二为内化期。这一时期可以向学生灌输“学习与实践齐头并进”的理念,践行“三早”措施,即:“早规划、早内化、早实践”的可行性实践方案。要求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特长和能力,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培养自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充分挖掘社会、家庭、教师、同学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去企业进行岗位角色体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培养的技能通过社会实践内化成自己的东西。③大三为收获期。学校利用毕业前后这一特殊时期,针对毕业班学生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毕业教育工作,例如:简历设计大赛、求职技巧讲座、名企老总座谈会、入职适应教育讲座等,积极激发毕业班同学热爱祖国、热爱母校、成长感恩的思想意识,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品格;引导毕业生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顺利实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搜集各类招聘信息,并通过例会、QQ群、飞信、橱窗张贴等各种方式发布。此外,突出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建立完善“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在掌握学生共性的基础上,承认差异性,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其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工作,通过重点培训、重点指导、重点推荐,对“双困”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躁情绪和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从而增强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字:社会科学

上一篇: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分析

下一篇:建立区域性工会组织略谈

行业资讯月点击排行

展会信息月点击排行

招商信息月点击排行

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安装信息网 www.36qy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