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村“留守孩子”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暑期特别对洪湖市燕窝镇进行了调查。其他老师与学生家长是素未谋面!二、农村 “留守孩子”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现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农村 “留守孩子”的生存现状是非常严峻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关键词:留守孩子,生存现状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村“留守孩子”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暑期特别对洪湖市燕窝镇进行了调查。“农村留守孩子”,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孩子。这些孩子虽然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仍令人担忧,值得引起各方关注。
一、农村“留守孩子”现状:
(一)“留守孩子”的生活现状。
第一,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而留守乡村的则多以老弱病残和未成年人为主。家庭多处于祖孙两代相依为命的状态下,经济来源不稳定。在我们调查的90名孩子中,有家长在外地打工的64名,约占总数的71.1%,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40名,占孩子总数的44.4%,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有28名,占总数的31.1%。调查还发现有约70%以上的打工父母不能及时补充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而多靠爷爷奶奶。论文参考网。这样,使得孩子们在成长期所需要的营养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留守孩子”长期被父母搁置家中,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有效的管束,致使许多孩子性格扭曲。如孤独闭锁、心性冷漠、学业荒废,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调查的过程中,有许都初中还未毕业就拒绝上学的例子,当被问及“不读书了以后准备干什么?”时,他们的回答一致是“不上学了,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可见,父母在生活中的榜样作用在无形中已经被歪解了。论文参考网。
(二)留守孩子的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孩子作为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受教育的情况怎样?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1、大部分老人表示,孙女/子从小就和他们一起生活,受他们的教育,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回家,回来了也只是陪孩子玩耍,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即便有时间过问,也没有时间辅导。
2、农村现代教育非常落后。整个村小,有正式大专文凭的教师20%,有大学本科文凭的只有10%, 其中只有一半的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能够与孩子有较好的沟通。而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一些高职的学生,甚至有些根本只是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据老师们反映:仅有20%的老师与留守孩子的家长打过交道,而且还是在交纳学费时有过短暂的交谈。其他老师与学生家长是素未谋面!
二、农村 “留守孩子”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现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农村 “留守孩子”的生存现状是非常严峻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综合对学校、政府和家庭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 不完善的学校教育
第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随着现代教育状况的日益复杂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却始终不见提高,尤其是在思想方面、情感教育方面的欠缺。对农村留守孩子而言,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及时的心理辅导,从而使孩子产生性格上的缺陷。
第二,从教师队伍的力量来看,根本无法满足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没有具备心里辅导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留守孩子不可避免要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从而无法缓解留守孩子在性格上的形成的缺陷。同时,大部分老师与孩子家长之间长期缺少交流沟通,老师们不能全面的了解留守孩子的家庭情况,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老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
第三, 留守孩子没有固定而集中的活动场所,不能达到有效转移他们对孤独的注意力。同时,这也是导致许多孩子自由散漫,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的原因之一。
(二) 不健全的政府调控机制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贯彻不得力,有些农村留守孩子因家庭困难,无法承担教育费用而辍学在家务农,有些则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奔忙,正是由于政府对农村贫困户的相应帮助不到位,相应的免交学杂费的政策落实有问题,才致使约5.1%的未成年孩子无法正常接受学校教育。
2、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关怀力度不够。一方面教师工资迟迟不见提高,使得多数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学生不负责任,放任不管。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资金缺乏,政府又忽视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能建立良好的学生活动场所。因此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只有选择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调查显示节假日有40%的留守孩子选择上网,有33.3%的留守孩子选择游戏厅,只有16%的学生在家学习。
3、政府对游戏厅、网吧的娱乐场所的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人员和机制对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的娱乐场所进行监管。使得那些老板可以明目张胆的接纳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孩子”。
4、劳务输入地政府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子女安置场所。进而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搁置在家。这样自然隔断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共创“留守孩子”美好未来的对策与建议
应当承认,农村留守孩子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问题。如何使农村留守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以学校监管为主。既然农村留守孩子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不可跳跃的阶段,那么,就决定了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现象不可避免。可见,农村留守孩子的监管重任就应该由学校来完成。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看来,学校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对策如下:
1、重视和家长的合作教育,建立包保责任制。建议父母外出务工要尽量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教育能力的人家,以确保孩子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不缺失。我们知道,“隔代教育”在农村是比较普遍的,而“隔代教育”的主体祖辈们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应该通过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把作为“家长”的老人们集中起来,端正他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心声;祖辈家长可以向孩子讲述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从而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的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
2、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成功的胜任农村留守孩子“学校家长”角色,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时排除留守孩子的孤寂、叛逆等不良心理状况,确保每位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3、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孩子”。建立“留守孩子”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孩子”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孩子“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职责是:定时找“留守孩子”谈心,交流感情,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监督“留守孩子”的学习,对不同学习情况的“留守孩子”因材施教。同时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孩子”给予表彰奖励。
4、实行 “谈心日”制度,促进“留守孩子”完美人格的形成。班级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流失。
(二)政府做后盾。由于政府具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应积极发挥其有力的后盾作用,尽其所能,为农村留守孩子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管理“留守孩子”的资金投入。学校建设好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自然可以得到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方面,应当建立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场所,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通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体育技能,充实了生活,减少了不必要的危险发生。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教师工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留守孩子们能尽心尽责,关怀有加。
2、政府应设立一定的基金项目,以保障农村留守孩子的正常教育。如有的家庭孩子多,父母外出打工仍无法满足教育费用的需求,政府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确保留守孩子的的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
3、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的场所的监管,避免留守孩子不务正业,沉溺网吧,甚至于暴力游戏的影响,崇尚暴力,引起不法行为的发生。
4、政府还应联合基层妇联、团组织,让一些有亲和力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留守孩子父母的角色,在节假日组织孩子们进行必要的出游活动,开阔视野,让孩子们找到一定的心理支撑。
5、既然农民工已成为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政府应该在城市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解除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的壁垒。
(二)家庭关爱为基础。论文参考网。家庭对于孩子而言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生活的压力,作为父母的农民工不得不把孩子滞留在农村。因此,纯家庭教育对留守孩子而言就有些可望不可及了。所以,在农村留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家庭空白,但这并不可以忽略父母在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过程中的职责和其重要性。尽管农民工父母们不及在家父母那么直接、贴近,但作为父母,农民工父母也应通过以下对策,对孩子们进行监管和关爱。
1、农民工外出务工,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赚钱养家糊口,那么,孩子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就应当得到父母物质的关爱,尤其是作为成长头等大事的教育,更是不能因没钱而中断。所以父母应及时寄钱回家,保证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维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物质充裕富足固然十分重要,但父母同孩子精神方面的交流同样不可缺少。所以父母应作到“身在曹营新在汉”,但并不是说不要好好工作,而是要心系孩子,多多同孩子们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联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的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捎些衣物、食品,让孩子时刻体会到爱和亲情,而不应舍本逐末,只顾挣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还应主动联系学校,随时了解孩子成长情况,以及时正确引导孩子走成材之道。如定期向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摸清孩子成绩不稳的主要原因,从而正确解决,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情况发生。
4、爷爷奶奶也是农村留守孩子的重要监护人之一,对孩子应采取正确的监管方式,特别是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应予以及时的纠正。而不能一味的溺爱孩子,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农村留守孩子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同样也是民族的未来。对他们的关注和爱护,以及正确解决他们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呼吁: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吧!
上一篇: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概述
下一篇: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控制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