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植物给城市披上了绿装,净化了空气,装点了人民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但是病虫害的发生给植物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威胁,其防治是园林工作的重要职责。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出发,阐述了防治的原则、前期预防、防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园林植物;防治;策略;病虫害
一、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园林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人类、植物、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在园林生态的组成要素中互相制约和依存,其中某一方面的失衡都会带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必须倡导生态治虫的理念,以改变病虫害发生的客观条件为主要手段,培养和保护害虫的天敌,减少或不使用化学药品,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要全面考虑生态平衡,自觉尊崇自然规律,允许园林植物有害生物在可控范围内存在,把预防与治虫结合起来。
二、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预防
2.1严把植物检疫关口
城市的园林部门在引进树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尤其是对于国外或异地引进的林木、花卉、植被新品种要重点防范。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及时消除,虫害严重的要坚决销毁苗木,杜绝新的病虫害趁虚而入,危害园林植物的安全。
2.2根据客观气候环境选择优良品种
在树木和花卉的品种选择上,注意其中的内在联系,避免大规模引进容易发生病虫害的品种,在规划中要多种植和栽培抗病虫害强的植物。在前期就要有计划地控制有害生物滋生的源头,从宏观上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对于那些极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品种要控制种植的数量。
2.3通过强化养护管理提升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害的发生与园林的管理关系密切,因缺乏养护导致生长迟缓、体弱多病的植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治虫不及时还会使之相互传染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变化,对于长势不良的要及时补水、除草、加肥,提高抵抗病虫害侵蚀的能力。对于已经染病的枝条和茎叶要彻底清除,不给害虫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
三、广泛推广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3.1生物防治是首选
一是治虫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下悄悄进行,作用持久、成效突出。二是对病虫害的控制具有定向性,不会“滥杀无辜”,不像化学药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三是无污染、无遗留,安全高效。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化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园林植物丰富多彩,适合害虫天敌生存繁衍的客观条件比较成熟,条块分割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能量,使其快速发展为能够对害虫形成围剿的态势。
3.2尽量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的针对性较强,它在杀灭害虫的过程中对天敌无效,有选择性地放过人畜,对于环境的污染有限,使整个病虫害的防治无害化,控制作用具有持续性,避免了反复用药。比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只需喷撒2次便可把病虫害控制在一定程度,这比化学农药更加经济实用,节约资金和劳力。例如,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泛滥成灾,有关部门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完全控制了灾难的蔓延,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却保护了天敌。相类似的还有花保、烟渗碱等生物农药,其功能和效用都适合在防治园林病虫害中使用。
四、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及改进技术
4.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一般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当其它方式无法解决或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做应急之用。所以,要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低毒、污染轻的品种,避免使用目标宽泛、广谱性的化学农药,定期调换不同配方的品种,避免因长期用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4.2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农药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对害虫杀灭的效果,而农药施用采取的技术措施也相当重要。比如,利用常规喷雾的方法最终能够达到病虫害发生部位的药剂只有40%;真正能够沉积在靶标害虫上的不足1%;起到杀虫功效的只有0.03%,大部分通过空气流失白白浪费掉了。这种施药方法不仅造成治虫的成本增加,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人畜中毒,飘落到其它地方的药剂还会导致二次污染。所以,传统施药方法的改进尤为紧迫,这是降低植物管理成本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五、结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植物的引进初期就要把好关,杜绝病虫害发生的源头。病虫害发生以后,优先采用以虫治虫和生物农药灭虫的方式,减少和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善和优化农药施用方式,美化城市、绿化城市,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刍析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
下一篇:刍议排污权的会计核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