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资源建设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论文关键词:摘要:网络课程视频教学资源除了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外,还应当体现出其自身的美学效果。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对视频资源中涉及到的画面,色彩,声音,节奏等形式美构成要素和结构加以研究和关注。可以让学习者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对网络课程视频资源的利用率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网络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一种教学资源。其中的视频资源是根据教学规律、依照教学内容、运用电视手法展现一定的教学过程,剖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现繁杂的实验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类教材。视频资源按照所讲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讲授型和专题型两大类。视频教学资源涵盖了美术、摄像等多项艺术门类 ,它即兼有各门类艺术审美特征的共性,又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美感,那么,在视频教学资源制作中除了遵循客观教学规律,还应当体现出其自身的美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视觉形式享受中获取所学知识的同时,使内容认知与形式审美达到有机统一;让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优秀的教师团队的视频资源网上点击率得以提高,应该是当下视频资源制作者在制作工作中关注的重点。本文仅就视频资源中的形式美学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画面构图严谨 规范
视频资源从拍摄难度上来说,专题型教材拍摄环境更为复杂,其画面的构图在此不展开讨论。
视频资源中系统讲授型教材的画面较通常意义上的电视画面要简单的多,它不外乎主讲教师画面、PPT字幕、图片和少量二、三维动画这几种。通过他们的有机组合合成全片。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主讲教师画面、PPT字幕。
在视频资源拍摄中,除了教师和学生外,一切对象的造型设计都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种道具的设计,它是对全片视觉效果和色彩风格的定位。我们这里讨论的场景,就是指主讲教师身后的背景,背景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片的审美效果。由于画面的主题是教师,在设计背景的时候要避免诸如线条、大的色块由上而下穿过教师头部,或是从左向右穿过教师头部或肩部。置于背景上的各类元素要和所受课程有关联,不妨选用该门课程标志性的符号、图形等。一个有创意的场景设计,也就是给了学习者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其置身其中学习时有审美享受。近来随着虚拟演播室的引入,给我们选择背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主讲教师的站位。讲课时教师可坐姿可站姿。无论站与坐都要有讲台为依托。主讲教师是画面的视觉中心,位于画面的中部或画面的某一侧,这要看背景中各元素的摆放。如果有课标在背景上,教师肯定要位于画面的一侧。教师的头顶要与画面的上边缘留有距离,教师所占画面面积大小要适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站姿或坐姿,如果教师的手出现在画面中,都要留意手的姿势,注意避免双手握拳或双手交叉置于身前。以免给人造成紧张或不自信的感觉。
PowerPoint 是一种集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影视画面声音效果为一体的课件制作软件。目前视频资源的字幕多用它来实现。它所引用的字幕、图片的作用不仅是对讲课教师的声音和画面的信息补充,其自身也能向观众传达信息。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对一幅PPT字幕来说,PPT中文字应选择笔画粗细均匀的字体,比如黑体、楷体,每幅画面的字数不宜太多,画面四周都要留白,不能顶天立地。字的大小也有要求,建议每行字数不超过14-16个字,每一屏文字不超过8行。同时注意字体的协调,一幅画面可以用同一系列的字体,也可用不同字体系列的混合,使用后者时,应去寻找有着明显区别的字体系列。不同级标题字的大小要有层次,每一级标题字的大小必须统一,使用PPT中推荐模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文字排版时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方式,制作时可任选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二、色彩和谐
作为形式美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它之所以具有审美特性,是他能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1]]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会对人们的心理及生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感知甚至情绪。视频资源画面色彩的搭配上要讲究和谐,但也不排除局部的对比。讲授型教材制作中背景主色调用色的选择要有学科色彩,也就是说不同的色彩对不同的学科门类有不同的诠释。比如文科类的课程,可以用橙、黄等暖色,来表现它的热烈、感性,对于理工科类的资源,可以用蓝、绿等冷色来表现它的冷静、理性。[[2]]主讲教师的讲课风格各异,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可以或生动或稳重,那么我们在背景中放置的各类元素色调的选取上也可以有所体现。浅色可以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深色可以使人感觉到稳重、沉静。同时,主讲教师的服装的颜色要和背景匹配。可以选择背景的对比色,这样使页面色彩丰富。也可用一个色系,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绿、淡黄;或土黄、土灰、土蓝。[[3]]
PPT字幕中字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要有反差对比,背景选择暗色调,字的颜色就要明亮一些。画面要能充分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的对比,做到层次分明,主体突出。目前多用深蓝色为主色调的底,配以白色的字,这样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又不会在观看时引起视觉疲劳。
三、声音平实 冷静
声音是影视作品中和画面并重的审美元素,它不能独立于画面而存在,因此它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视屏资源的声音涉及到同期声和片头片尾音乐。其中同期声中又包含了教师讲课和授课现场的同期声。主讲教师授课时不要求有播音员般播音的力度,气息的深浅,但要做到起码的自如、流畅和清晰,普通话标准。平实、冷静的语言透出学术性和权威性。授课现场的同期声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实验中的声音细节等,制作中不能忽略对这些声音的获得,它是对授课现场的真实、客观反映。
片头尾音乐的长度由于受到画面长度的制约,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我们往往不可能专门为其作曲,只能在现有的素材中选定。选择的音乐要符合画面意图的表达,也就是说要在节奏、情绪等方面和画面匹配。为了在影片的开头能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片头音乐选取多用欢快的旋律,片尾音乐则要较为舒缓,让上完课的学生有放松的感觉。
四、节奏的把握
视频资源是一种运用影视艺术手法去呈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其节奏一是指符合教育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内容的组合次序;二是指运用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后者。视频资源的节奏从时间的角度来考量表现为听觉的节奏,从空间的角度来考量表现为视觉的节奏。听觉的节奏这里指教师讲课语言的节奏。主讲教师讲课语速的快慢、语言中停顿的大小决定了讲课的节奏。主讲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播音培训,对说话的节奏把握不好常有发生,这样会影响授课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们在面对摄像机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这样会令学生不能适应,会看不清与讲课同步的PPT字幕。会不明白具体的实验过程。所以让主讲教师控制好上课的语言节奏会提高上课的教学效果。视觉的节奏具体到视频画面上,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速度,编辑的频率,也就是镜头的长短与景别的配合等。
要将镜头对准一个物件, 取景框就是对现实完整空间的切割和选择, 就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东西的删除或渲染, 就是创作者在捕捉符合自身意愿的审美物像。[[4]]所以说面对一个事物,拍什么,怎么拍,是制作人员将自己的审美眼光分享给学生。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审美对象,那么这时,制作人员就要当好这样的“眼睛”。适当地利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技法,不仅能够客观准确地记录教学活动。还能在后期合成中控制视频的节奏。有了自然流畅的节奏,我们的视频资源才会令人赏心悦目,使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有审美快感。
事实上,视频资源的制作人员的美学修养贯穿于每一个影片的制作中,每一部影片都渗透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他们的业务水平对视频资源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能力,最大程度地活跃学习者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学习者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知识和技能。
1
[1]作者简介: 唐岩(1965—),女,南京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1]]参考文献:
张法.美学概论[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2-263.
[[2]] 唐岩. 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交流与沟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11.
[[3]] 赵鹏。浅谈网页设计的审美追求[J].美与时代,2005(10下):52。
[[4]] 尹力.电视节目制作的几个美学原则[J]. 吉首大学学报,2007(5):108.
上一篇:浅谈被字句中“被”的句法功能
下一篇:试析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