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业和军事领域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问题,国内学者探索研究了多种方法,但此类爆炸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目前的预测方法各有相应的限制条件。本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构建相应预测模型,开展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研究。
1 模型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属于人工智能范畴,适合用于处理分类、预测等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较广泛的是BP(Back Propagation)模型,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单个神经单元构成如图2所示。
BP模型算法采用的是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学习信号前馈
式中:x,为图1输入层节点i的输入值,i=1,2,…n;x为隐层节点j的输出值,j=l,2,…q;yk为输出层节点k的输出值,k=l,2,"'m; Wij、Wjk分别为输入层与隐层、隐层与输出层节点的连接权值;θ,为隐层节点的阈值;Ok为输出层节点的阈值。
2模型设计
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所形成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大体积云雾爆轰及由此引起的空气冲击波实现的,对相关“软”目标毁伤效应严重。衡量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大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爆炸源、爆炸形式等多个方面。针对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问题,本文选取液态的环氧丙烷和固态的金属铝粉组成的液固混合燃料,引爆条件是小药量无约束空间。影响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的因素较多,若使其它条件固定不变,则可选取图3所示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层节点:液态环氧丙烷质量百分含量Cpo、固态金属铝粉质量百分含量CA1、混合燃料氧平衡OB、中心装药质量mc、比药量r、炸高h、环境温度To、湿度ho、气压Po。
模型的输出层节点选取图3所示的反映混合物爆炸威力的5个考察指标:爆压P、爆温T、爆热Q.、气体产物体积v、爆炸威力指数F。
式中:W为燃料质量、△P为云雾区超压、S为云雾覆盖面积、v为云雾体积、H为云雾高度、T为爆温。
对于给定的应用命题,若输入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标准输入样本个数均已知,再确定隐层层数和每个隐层的节点数,则模型结构可定。本文标准输入样本选择表1所列的93组数据,输入层节点数为9,输出层节点数为5。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设计变量不产生冗余时,模型隐层层数宜尽量取少,通常取1~3层。本文采用神经网络共轭梯度优化方法,通过间接优化计算,选定2个隐层,每个隐层5个节点。因此,本文设计的模型结构为(9 -5-5 -5),如图3所示。
3模型训练及应用
对于多层神经网络,增加隐层数量虽能够提升网络的识别能力,但同时也使BP算法更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采取预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问题带来的影响。应用文献的网络预训练及参数初始化方法,对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学习训练样本见表1。学习训练结束后,针对表2中的8种情形,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开展实际预测,表3为预测值与实际计算值的对比结果。在不改变学习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的条件下,采用3层BP网络模型进行预测,与本文设计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如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相吻合,该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为0.2%~6. 1010,本文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方法简便、可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铝粉含量变化,混合物爆炸威力存在一个最大值,当铝粉含量约65%时,混合物爆炸威力达到最大;爆压随铝粉含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爆温和爆热随铝粉含量增加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气体产物体积随铝粉含量增加呈急剧下降趋势。
从表4可以看出,与3层BP模型比较,本文设计的模型可以减少训练次数、缩短训练时间、提高预测正确率,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模型适合用于液固混合材料在空气中爆炸的威力预测,仅局限在小药量无约束空间。今后应开展多种条件下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试验,积累更多的学习训练样本,以便进一步扩大文中所设计神经网络模型的适用范围。
4结论
1)模型训练及应用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预测方法简便、可行,可以为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提供一种新途径。
2)与3层BP模型对比,本文设计的预测模型可以减少训练次数、缩短训练时间、提高预测正确率,具有一定的优势。
3)今后应积累更多的学习训练样本,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
5摘要:
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准确预测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针对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有效预测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设计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际预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的预测方法简便、可行,可以为燃料空气混合物爆炸威力预测提供一种新途径。相比3层BP模型,设计的预测模型可以减少训练次数,缩短训练时间,提高预测正确率,应用优势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