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在全国公安系统开展的警务技能“大练兵”活动中,将体能单列为“大 练兵”测试科目,把警察的体能状况视为衡量或评价现代警务工作效率优劣的指标之一。1实践证明,围追堵截追得上,踢打摔拿擒得住,以制服犯罪嫌疑人为目的的警务活动,更多的体现的是警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因此,警察的体能状况是警察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提高警务效率、做好自我安全防范的重要保证。
一、体能训练的作用
警察体能训练的作用,是指警察通过身体运动对身体机能所产生的有利怍用。这种作用是以各种运动方式、手段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贯穿于警察生涯的一切活动之中。
(一)从警察积劳成疾的现状看体能训练
2005年,全国共有154名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在执行任务时或工作岗位上,占全年牺牲民警总数的37.2%。积劳成疾而牺牲的民警,多集中在一线岗位。由此可见,我国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除了提高民警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定期安排体检,有病及时治疗,落实基层民警定期轮流休养,制定轮换轮休制度,增加民警编制以外,重视公安民警的身体素质训练和业务技能训练是减少公安民警伤亡、提高公安氏警工作效率和增强身体素质的关键。
(二)从警察实战能力看体能训练
从全国民警伤亡统计数据和全国一线民警体能达标测试来看,与犯罪分子搏斗时,由于体力不支而牺牲的人数占37%,负伤者占73%(包含技能因素),体能测试不合格者达37%;各项均能达标者不到20%。因工作繁重,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民警身体素质差,已成为实战中追不上、抓不住、打不赢的重要原因。而公安民警特殊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能素质,以适应艰苦的环境,为处置突发性事件提供体能保障,从根本上解 决追不上、抓不住、斗不过、打不赢的问题。
(三)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第一,促进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其中,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由于体能训练的对象是警察,警察具有行使执法权的特殊性,所以,警察职业的性质决定了警察在繁杂的警务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要克服多方面的困难,这就既需要警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具备自我防卫和制服犯罪嫌疑人的实战能力。可以说,警察体能的强弱对警察生涯有重大的影响。经常参加运动,可以改善和提高警察的体格(人体形态结构的外表状态)、生理机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体能和适应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应激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等。实践表明,警察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存在、延续,还要有所发展,其强身健体之功效是其他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
第二,增强警察体质,提高战斗力。
随着科学的进步,公安科技的发展,警察的装备现代亿程度不断提高,也对警察的体能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警察追捕、围堵、制服犯罪嫌疑人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都需要通过体能训练去获取。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运动少等原因,大部分警察长期处在紧张、疲劳的状态下,疾病缠身和体质下降,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此,制定一个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体能训练计划,督促广大公安干警积极地参与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把运动视为警察生涯的一部分。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能训练,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提高战斗力。
第三,树立健身意识,培养坚强意志。
警察的体能训练作为一种运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运动,还是通过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很多人体与运动科学的知识,这些科学知识的应用源于劳动和运动实践。警察通过体能训练,可以进一步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运动的基本规律与活动特点以及人体运动的基本常识和技能等;可以正确地认知警察体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积极性;学习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这种由自我激发的,以获取知识、取得成就为满足感的身体训练,具有动力强、持续时间长和相对稳定的特征,也是警察自身的观念和行为的价值观体现。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
警察的体能包括身体基本活动的能力、一般身体素质和本职业要求的专项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基本活动能力是警察必备的能力,如跳、跑、掷等各种基本活动能力。
一般身体素质是体能训练的主要手段,内容包括:力量素质训练(动力、静力、动静力结合训练);速度素质训练(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耐力素质训练(一般耐力、专项耐力);柔韧性素质训练;灵敏性素质训练;协调性训练。
专项素质训练是为了发展专项体能、掌握专项技术而采用的专门性训练,它是融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为一体,以提高打击力量和抗击打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项体能讲练,如战术奔跑能力训练、打击力量训练、抗击打能力训练、跌扑滚翻训练、躲闪防御性训练、基础攀爬训练等专项体能训练。
下而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体能训练方式。
(一)速度训练
1.速度体能的决定性因素
(1)体能特征。由于速度训练专项众多,练习者的身体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生理机能方面,练习者的神经系统传导速度快,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较强,机体无氧代谢水平高。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速度训练的技能特征主要包括完整的技术动作由若干个相同的动作周期构成;运动中人体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直线与平稳性;保持移动过程中合理的动作节奏;位移速度直接决定运动效果。而战术的制定与应用是建立在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
(3)心理和智能特征。速度的竞技,要求练习者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行动果断、讲求实效。这需要以良好的智能和心理调节能力为基础。
2.速度训练的特点
(1)体能训练。训练中力求使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简单、集中,力求实效,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
(2)技能训练。在技术训练中,强调技术动作的实际效果,而不过分追求动作的外形。技术训练重视完整技术和动作节奏的连贯性;重视关键技术环节的时效性,强调体能与关键技术的紧密结合。
(3)心理和智能训练。主要包括培养练习者心理调节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速度感、节奏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二)耐力训练
1.体能耐力的决定性因素
(1)体能特征。实战中的连续运动,是耐力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练习者对机体进行适应性训练。练习者的多种竞速能力取决予以下几个方面:最大速度、相对速度、专项耐力、相对耐力、基础耐力水平。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耐力性项目的技术结构属周期性活动,动作技术的完整性和时效性的提高,对手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此外,练习者的动作节奏感也是技术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
(3)心理特征。耐力体能要求练习者具有高度发展的心理耐力,能够以超强的耐心忍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极度疲劳,最大限度挖掘体能的潜力。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
2.耐力训练的特点
(1)以体能为主导的多种能力的训练。耐力练习者在全面提高和发展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过程中,把发展体能放在首位,而在反映练习者体能发展水平的力量、速度与耐力的各种运动素质中又特别看重练习者的耐力素质。
(2)以耐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训练。竞速是耐力性项目竞技的核心,发展和提高以最高的平均速度通过专项竞技距离的能力,是耐力练习者训练的主要目标,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练习者的多种竞速能力。
(3)根据运动中以糖酵解供能和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代谢特点,安排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确定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变化。
(三)柔韧与灵敏度训练
柔韧体能主要是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通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灵活性,防止警察在训练和实战中受伤。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拉伸法。如压腿、下叉、踢腿、体前屈、弯腰探物等练习。
灵敏体能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练习者能够迅速、准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通过训练,可以培养警察在执行公务或突发事件中果断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减少伤亡,提高战斗力。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包括躲闪、突然起动、急停、迅速转体、快速改变方向的各种球类活动、器械体操、游戏、翻腾、跳跃,利用信号进行的快速反应练习等。
(四)跨越障碍训练
跨越障碍训练是警察体能训练的基础,主要包括奔跑、跳跃、支撑、攀越、平衡、钻爬等基本技能,通过阻挡的障碍物体,又称之为越障运动。它是直接为提高战斗力服务的,这也是警察体育区别于一般体育的显著特点。
1.越障运动项目的特点与分类
一个障碍路线的长度一般在400米—500米之间,有20个障碍物,障碍间隔距离5米—20米不等。越障训练形式可以徒手,也可以携带装备进行。训练方法是:基本动作训练——适应性训练——提高性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经过基本技 巧的训练或没有进行过适应性训练的练习者,不应过早地参加提高性的训练,以预防和避免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此外,初学者应先对各个障碍逐一进行练习,直至全部通过为止。之后,要求练习者计肘,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程,并达到动作技术娴熟、通过全程障碍流畅,这样才可以允许练习者用最快的速度进行通过障碍全程的练习,继而提高通过障碍的能力和成绩。
一般来说,障碍可分为跳跃、躲避、垂直攀越、水平通过、匍匐爬行、跨越、平衡等七大类。
(1)跳跃类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可以一跃而过的明沟,跳上跳下的壕沟,高出地面的平台或连续的几道低杠。
(2)躲避类障碍。这类障碍通常是由地面间隔距离不规则的木桩组成曲径的木桩或木栏。由于相邻木桩之间比较狭窄,所以练习者必须仔细地选择路线,才能通过或避开这些障碍物。
(3)垂直攀越类障碍。这类障碍物有垂直爬绳或绳网,攀登垂直柱或直梯,攀越高墙等。以锻炼练习者的速度、力量和灵敏性。
(4)水平通过类障碍。这类障碍物有水平爬绳、单手吊越横梯或横管等。以锻炼练习者的臂力和耐力。
(5)匍匐爬行类障碍。这类障碍有钻爬大口径管道或低横杠、匍匐爬行低桩网等。以锻炼练习者隐蔽和快速运动的能力。
(6)跨越类障碍。这类障碍有栅栏、矮墙等。可手、脚支撑跳跃,也可单脚踏蹬跳跃,还可腾空跳跃。以锻炼练习者的灵活性和跳跃能力。
(7)平衡类障碍。这类障碍有横粱、圆木、厚木板等。它们可以跨越水面或架在沟渠上,也可以高出地面架设以模拟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以锻炼练习者的平衡控制能力。
2.练习者的自我保护法
(1)顺势缓冲的方法(屈臂、下蹲、翻滚、撑地等)。如攀越高墙,落地时由于冲力过大,双脚站立不稳或失去重心时,应顺势做屈腿下蹲或侧身滚动。
(2)改变动作形式的方法。如单脚踏、蹬、跳跃矮墙,当单脚踏、蹬矮墙上缘时,由于前冲力过大或腾空高度不够,身体重心偏后,可迅速变成双脚依次踏、蹬矮墙上缘,接着跳下落地。
(3)紧握(抓)物体的方法。如攀爬排水管道等垂直物体,当手脚依次向上攀爬时,或脚蹬(管道)滑脱、或手抓f管道)滑脱时,应用双手或双脚紧抓垂直物体,同时,身体迅速靠近垂直物体,以防止滑脱、跌下。
(4)主动停止练习或终止练习的方法。如攀越高墙,手、脚、臂、腿部未能挂钩住高墙上缘时,应主动跳下或终止练习;若器械发生故障或动作失去连贯节奏等意外情况时,应主动停止练习。跨越障碍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练习者在运用自我保护方法时,应头脑冷静,全身肌肉不能僵硬,采取措施要迅速、及时、果断、有效。特别要防止头部直接触及地面、直臂反撑地丽、直腿落地等危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