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晓蒙
责任矩阵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应用内容简介:
摘要:
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线,排查治理对象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的工作环境外,更应侧重于管理缺陷。针对目前管理缺陷排查治理方法论研究较少的问题,将项目管理工具一责任矩阵引入隐患排查体系。结合安全管理的特点,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流程和应用准则,并通过某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建立和应用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责任矩阵便于查找隐患背后的管理缺陷,可推动企业由下向上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隐患是指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潜在的危险和危害,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作业环境及管理缺陷四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作业环境是事故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且可相互转化;管理缺陷可直接导致人失误、物故障及不良作业环境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是构成事故隐患的重要因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系统、全面地识别、分析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针对性安全对策和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排查治理的对象应包括上述四方面的因素。但在日常实践中,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的工作环境,只有发生事故后才去查找管理缺陷,属于典型的“轻事前管理,重事后处理”。海因里希的“冰山法则”理论表明,每起事故背后都隐藏着隐患,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管理缺陷,及早排查治理管理缺陷十分必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高春学等根据安全学理论提出了隐患排查治理本质图和治理程序图,刘毅等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体系,罗艾民等根据冰山理论提出了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的建设,刘艳萍等提出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方法和途径,陈友良等基于工作流技术提出隐患整治工作的建模方法。但现有研究成果多聚焦于政策、体系、技术层面,对隐患排查治理方法论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管理缺陷方面。为此,本文将责任矩阵的方法引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为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提供方法支撑。
1 责任矩阵简介
责任矩阵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将工作任务分配到相关部门或个人,并明确标示出其角色、责任和工作关系的矩阵图形,通常以工作任务为列,以角色为行,在行列交叉位置用字母、数字或符号标示出人员或部门角色在工作任务中的职责,所形成的矩阵即为责任矩阵,见表1。
责任矩阵能比较好地表示出项目中的角色及其职责关系,使项目人员能够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有效合作,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因职责不明确导致的推诿扯皮。责任矩阵已应用到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应急管理等领域。
2 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建立
责任矩阵包括任务、角色和责任三个要素,针对的对象不同,这三个要素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安全隐患,构建责任矩阵的过程主要包括:产生隐患的作业流程分析、涉及部门/人员职能定位及其职责分析、职责划分、建立企业责任矩阵。如图1所示。
第一步:建立关键流程集合。收集基础资料,梳理与隐患相关的生产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流程并按流程顺序进行排序。通常情况下,隐患所在的生产相关业务流程很长,在分析时没有必要对所有流程进行详细梳理,应根据调查需要识别关键流程。建立关键流程集合M,共要素数为m,即M={m1,m2,…}。
第二步:建立角色集合。识别关键流程涉及的部门或人员,识别其职能定位并对其在关键流程中的职责进行分析。建立涉及部门或人员集合N,其要素为n,即N={n1,n2,.…}。
第三步,建立mi的责任矩阵。按照企业对涉及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定位,结合具体业务流程,梳理各部门或人员在流程中的职责划分,包括直接负责、配合等,建立mi的责任矩阵。
第四步,建立责任矩阵。对所有关键流程进行汇总,整合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
3 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应用准则
参考项目组织和安全管理的特点,确定责任矩阵的应用准则包括三个:
准则1:每个关键流程有且只有一个角色处于主责地位,避免出现多头指挥、相互推诿的现象。
准则2:每个角色至少参与到一个任务中,避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准则3:所有关键流程都要有角色负责,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根据以上准则对安全隐患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关键流程是否清晰、责任划分是否合理、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偏差,以此来查找造成隐患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
4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建立与应用
本文以“某核电工程项目电气厂房外墙施工一处脚手架连墙件缺失”为例来阐述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建立与应用。
4.1 常规治理方式分析
总结该类隐患治理方式,通常有三种:
方式1:联系脚手架工恢复连墙件;
方式2:该脚手架即将使用完毕,并将于近期拆除,不做处理;
方式3:该脚手架仅作为雨水管安装时使用,并不承重,连墙件缺失不影响架体安全,可不做处理。
经过深入分析,上述处理方式背后可能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种处理方式看似很好的解决了连墙件缺失的问题,但基本是凭借经验或标准的要求提出增加连墙件的要求,并未对脚手架的使用功能、搭设方案的要求进一步了解,可能鉴于脚手架的使用功能,方案中对连墙件的设置高于规范的要求。即使搭设方案中的要求与规范一致,也无法确认连墙件是在搭设时未安装或是在使用时被私自拆除,显然两种情形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第二、第三种处理方式是隐患责任方和检查人员博弈后以检查人员失败而告终的一种结果。无论脚手架处于何种状态、用作何用,与规范、与方案不符本身就是隐患,检查人员必须督促整改后才可继续使用。这样的处理结果除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仍存在外,还会助长隐患责任方的侥幸思想,同时也会削弱检查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综上所述,常规治理方式无法真正达到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
4.2 建立该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
4.2.1建立关键流程集合
经过查阅资料得出与脚手架管理相关的流程主要有脚手架材料进场控制与验收、脚手架搭设方案编制、技术交底、人员资质管理、现场作业控制、脚手架验收、日常维护等。考虑到调查需求,建立的关键流程集合M={m1:搭设方案、m2:技术交底、m3:作业控制、m4:验收管理、m5:日常维护}。
4.2.2建立角色集合
分析基础资料,整理与关键流程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后建立角色集集合N={n1:技术部、n2:工程部、n3:安全部、n4:架子班、n5:土建队}。
4.2.3建立mi的责任矩阵
按照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部门组织运作规则、脚手架控制流程等文件的规定,可以清晰识别出角色集合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以“m1:脚手架搭设方案编制”和“m4:脚手架验收”为例编制的责任矩阵如表2所示。
4.2.4建立责任矩阵
通过逐项梳理关键流程及角色集合的职责划分,并用字母标识出角色职责便可构建出该责任矩阵,如表3所示。
4.3责任矩阵的应用
通过现场核实、查阅文件、人员访谈等方式,对比责任矩阵的要求及应用准则发现该隐患背后隐藏的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问题1:由技术部提供的搭设方案可知,该脚手架用途较多,除雨水管安装用外,后续墙体补漆、孔洞封堵也需要用到,考虑到后续该脚手架还需要增加卸料平台,方案要求该脚手架应布置6组连墙件(较规范要求严格),但现场仅布置了3组,现场实施情况与方案要求不符。
问题2:查看技术部组织的技术交底发现,组织人并未参与方案的编制,且技术交底单中未提到连墙件的布置要求;访谈交底组织人得知其并不清楚方案的要求。
问题3:查看脚手架验收记录清单发现,该脚手架并未组织验收。咨询方案编制人员得知,因该脚手架的特殊性,方案明确要求由工程部和土建队联合组织验收。但工程部和土建队负责人均认为应由对方组织验收,互相推诿,但因工期紧张,土建队在未验收的情况下即安排使用。
问题4:从责任矩阵可以看出,对脚手架日常维护的责任没有分工;现场访谈得知,除安全部的人员反馈在日常检查中会关注脚手架的状态外,土建队、工程部人员均反馈日常维护应由安全部负责。
利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常规处理方式均未发现脚手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也无法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导致该类隐患无法彻底得到治理。按照责任矩阵应用准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主要有:
1)问题3违反准则l,导致出现了互相推诿的情况;问题4违反了准则3,所以出现了管理真空。因此需要对“验收管理”和“日常维护”的角色进行重新划分与界定,如表4所示。
2)由表3可知,架子班对“作业控制”流程直接负责,而问题1正是因为架子班未按搭设方案造成的,因此需要强化架子班“严格按方案施工”的执行力度。
3)问题2是因为交底组织人+未充分掌握搭设方案,未识别出方案的特殊要求。技术部对“技术交底”流程直接负责,所以技术部应该在相关程序中进一步明确交底组织人的要求。
5结论
本文针对隐患排查深度不够、治理措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将责任矩阵的方法引入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结合安全管理的特点,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流程和应用准则。通过某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矩阵的应用分析,识别出了常规治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治理方案。在应用该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关键流程的建立是基础。如果关键流程选择的不合理,会导致排查重点不清晰,提出的治理措施针对性也就不强。
2)在建立责任矩阵时一般设置5—9项关键流程效果最好。如果太少,有些问题无法被排查到;如果过多,则会导致排查量较大,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3)责任矩阵构建完成后,除关注关键流程责任分工是否合理外,还应重点排查责任的落实情况。
4)改进后的责任矩阵可供后续同类隐患排查时使用,应注意收集和保存。不断充实责任矩阵数据库对企业持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十分必要。
责任矩阵应用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仅侧重于定性分析,后续需开发定量评价方法,以便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
上一篇:一流的监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