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更多

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中国煤炭产能评价与预测研究

2016-08-22 10:44:34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论文网 中国资讯网

 王  军  齐文跃  李俊孟  孔国强  宋天奇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

摘要  建立影响煤炭产能的评价体系,科学分析煤炭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然后基于PSR模型和历史回归分析法进行仿真模拟,预测我国未来煤炭产能的发展趋势;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综合调控体系,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煤炭产能过剩  PSR模型  历史回归分析  预测  调控 中图分类号  TD-9  

 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进入了“寒冬”,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煤炭市场需求不振、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都压缩了煤炭需求的增长空间,且随着进口煤炭的低价冲击,我国煤价连续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已成定局。市场低迷、进口煤冲击、价格下滑,煤炭业正在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暴利”的黄金十年,持续近十年的“一煤难求”盛况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煤企陷入供过于求危机,截至目前,超过50亿t/a的巨大产能击垮了煤企,而产能过剩的背后则是煤炭业的疯狂投资。

1煤炭产能过剩的概念表述

  产能过剩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产能波动失衡的一种状态。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是指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成本最低产量之差,因此,界定产能过剩的概念需从生产能力人手。故煤炭产能过剩可以理解为:在计划期内,煤炭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煤炭产能过剩并不等于产品过剩,产品过剩是指煤炭产品供给量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导致煤炭产品大量积压,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从而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产品再生产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只是煤炭产能过剩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引起煤炭产品过剩也不仅仅是由于产能过剩,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运输物流不畅、产品性能落后等。

2  煤炭产能过剩成因机理分析

 在当前煤炭市场萧条的情况下,煤炭产能过剩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煤炭需求不足、国内供给及进口煤总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产能过剩是煤价下跌的罪魁祸首,通过深入了解导致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成因,从企业逐利行为、地方发展冲动、市场供需变化这三个层面对我国煤炭产能过剩进行分析研究,如图1所示。

2.1  煤炭企业逐利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不能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但由于煤炭行业的巨大规模效益,往往引起人们的盲目投资。在煤炭业的高速发展时期,煤企生活确实过得很滋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只要当一个小小的煤老板就能一夜变成土豪,何况是那些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正是在这样的暴利驱动下,当时向煤炭领域一掷千金根本不是无稽之谈,因此,由煤炭企业的逐利动机所造成的过度投资是导致产能不正常过剩的首要因素。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促进投资增长的持续动力。近十多年来,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像一匹挣脱了缰绳的野马越跑越快,直到2014年上半年才被需求不足硬生生地拉住了“马步”,图2为我国从“十五”期间以来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由图2可知,在煤炭业的黄金十年期间,投资煤炭利润高,市场预期好,回报效益好,吸引投资的蜂拥而上,从而造成煤企投资的快速增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就资本流动的逐利性来看,当时也是不错的投资行为。而当市场不景气时,新增投资本应该减少,但是我们看到的确是煤炭投资的不减反增,这种跳跃式的投资行为很明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继续大量投资,就会导致煤炭产能的大量过剩,因此,这终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正常的投资行为,这是无可厚非的。

2.2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

 如果企业盲目投资是导致煤炭产能过剩的元凶,那么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则扮演的是帮凶的角色,其根源在于GDP增长对地方政府的巨大诱惑,地方政府知道一味地注重GDP增长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煤炭业会突然走向衰败,于是在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下,一个又一个庞大的煤炭产业基地浮出,因此,在政绩的压力下,地方政府乐观投资煤炭以求发展,是造成煤炭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而现行财税体制、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政治博弈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地方政府发展冲动的

三大诱因。

2.3  市场供需变化复杂

 由于产能变化的刚性与市场供需的多变性,产能过剩会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市场供需变化的复杂性也是导致煤炭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在煤炭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国内煤炭价格是逐步稳定增长的.市场预期良好,投资回报率高,这就导致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和规模的快速扩张;随着国内调整经济结构、各地加大环保治理以及进口煤炭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煤炭市场供需状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以来,我国煤炭需求明显下滑,煤企库存大量上涨,价格连续大幅下降。201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原煤均价甚至卖不过白菜的价格,煤企真可谓“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时企业已难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剧烈波动,并且由于生产成本和退出成本相对于煤炭价格都较大,已形成的产能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从而造成产能过剩。  

3中国煤炭产能预测

 煤炭产能是决定市场供给能力的主要因素,预测煤炭产能问题有助于实现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从而及时对市场的剧烈波动作出有效调整,保障煤炭工业平稳快速发展,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影响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从宏观层面预测我国煤炭生产能力,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

3.1  预测模型的构建

 对煤炭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基于PSR模型的因果关系,从煤炭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考虑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供需的影响,同时考虑能源技术与结构因素的影响,认为市场供需是否平衡与煤炭产品价格波动有关,而产品价格波动又直接影响煤炭产能投资的市场预期程度,进而影响煤炭产能的变化,因此,对煤炭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煤炭供需、能耗强度、.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五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如图4所示。

3.2煤炭产能预测过程

 煤炭工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其产能变化不仅取决于新增产能的变化,落后产能的淘汰对其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大约有13亿t/a的落后产能需要淘汰,若考虑2020年达到这一目标,需设定落后产能的年均淘汰率约为2. 8%。对于新增产能规模,主要是由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煤炭资源回采量是新增产能的最大值约束,设定单位产能投资额的函数形式利用历史时间趋势进行拟合(以1990年为基准),从而反映出资本利用效率,对落后产能和新增产能设定完成后,就可得到未来某年的煤炭产能,见式(1)。

3. 2.1  新增投资

 由对煤炭产能过剩成因机理分析可知,煤炭行业的新增投资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投资和煤企投资两部分。其中,地方政府投资主要受宏观经济运行和地方政府税收影响,可从GDP和煤炭综合负税率两方面予以考察,设定煤炭综合负税率λ总体水平不变,为18%。同时,煤炭价格水平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投资预期,并且反映市场盈利能力的总资产贡献率也对煤炭企业投资有着重要影响,故可从煤炭价格和总资产贡献率两方面来考察煤炭企业投资,设定总资产贡献率的函数形式利用历史时间趋势进行拟合(以1990年为基准),见式(2)。

3.2.2GDP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经济目标,即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a将放缓,设定其值保持在7%的水平,可得到未来某年的GDP值G t,见式(3)。

3.2.3  煤炭价格

 煤炭价格与煤炭固定资产新增投资密切相关,且主要受煤炭市场供需比γ的影响,故煤炭价格水平用煤炭出厂价格Pt来表示。煤炭供给主要由煤炭产量和煤炭库存两部分组成,其中煤炭产量主要由煤炭资源回采量和资源利用率εt来表示,且资源利用率和煤炭库存函数形式均利用历史时间趋势进行拟合(以1990年为基准),见式(4)。

3.2.4  煤炭需求

 煤炭需求是通过能源总需求与煤炭占能耗比例φt计算得出,煤炭占能耗比例是指煤炭消费量占能耗总量的比值,反映出能源消费的结构变动。数据显示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一直保持在70%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65%以下,这一目标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煤炭占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会呈下降趋势,但能源主体的地位还不会改变。鉴于此,设定煤炭占能耗比例每年降低幅度相同,且至2020年煤炭占比将达到63%,其中原煤折算系数θ取0. 71,见式(5)。

3.3煤炭产能预测结果

 基于模型流图分析以及系统各要素数学关系的确定,得出煤炭产能以及供需状况的拟合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仿真结果可知,未来5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仍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但煤炭需求总量呈先降后升趋势,相应的煤炭供给、产量的增长趋势明显,且与煤炭需求总量的差距越来越大,2020年全国煤炭产能将达到49. 52亿t,煤炭产量48. 52亿t,若不考虑煤炭进口因素的影响,煤炭供给总量将达到51. 47亿t,较之于37. 83亿t的煤炭需求量,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趋势十分明显。

4  中国煤炭产能调控对策

 煤炭产能过剩是煤炭工业长期投资累积作用的结果,其产能调控政策的制定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因此,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建立标本兼治、抑制市场需求大起大落的宏观调控长效机制,如图5所示。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在本质上是内需不足与盲目投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煤炭产能市场预期评估体系,从而导致煤炭产能资本的过度进入,其最为明显的特征表现为“羊群效应”驱动下的煤炭企业产能建设投资潮涌;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后果,尤其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下,地方政府为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发展冲动明显,煤炭企业产能建设投资的潮涌现象暗合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企业一地方政府联盟。因此,产能调控应做到双管齐下:一是以创新为手段,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资源结构优化,从而控制煤炭生产总量的过快增长;二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促进煤炭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以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市场供需平衡。

5结语

 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我国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产能过剩问题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必须所经历的一个“阵痛期”,要安全度过它,我们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整合重组,以处理产能过剩问题为契合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形式,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经济,争取更高起点、更新技术、更大规模、更轻污染、更高效益优势,变挑战为机遇,推动煤炭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字:

上一篇:中国铋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行业资讯月点击排行

展会信息月点击排行

招商信息月点击排行

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安装信息网 www.36qy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