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茂1*,王志华1,颜永斌2
1.湖北工程学院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孝感432000):2湖北工程学院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孝感432000)
摘要采用DHR-2流变仪的淀粉测试模具参照RVA的测定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特性,为各种淀粉的72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玉米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最高,为72.2℃,小麦淀粉的最低,为62.6℃,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起始糊化温度无明显差异,均在70℃左右,薯类淀粉中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最低,为64.7℃;随着浓度的升高,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峰值黏
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均呈幂函数增大,其中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随浓度的增加速度最快,马铃薯淀粉最慢;从回升值来看,两种豆类淀粉最易老化,谷物淀粉和荸荠淀粉次之,薯类淀粉最不易老化。
关键词淀粉;不同来源;糊化特性
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植物贮存能量的形式之一,也是人类食物中能源的重要来源。除了作为食物以外,淀粉还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石油及医药等领域。淀粉具有半结晶的颗粒结构,将淀粉分散在水中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淀粉分子开始伸展,结晶结构中的有序分子状态变为无序,即发生淀粉的糊化,淀粉糊化过程中伴随着黏度、结晶老化等现象发生。淀粉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性能与淀粉的糊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淀粉的糊化过程对指导淀粉的加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淀粉的糊化过程有布拉班德黏度法、快速黏度法( RVA)和DSC法等。对比几种方法而言,DSC法耗样量少,但仅能测定糊化温度和糊化过程的焓值,不能有效地反映糊化过程,而布拉班德法测定淀粉的糊化过程耗用时间长(2.0 h),样品需要量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快速黏度测定法,该法具有样品量少、时间短( 12.5 min)等特点,是目前研究淀粉糊化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有人采用RVA对玉米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荸荠淀粉、木薯淀粉及几种淀粉混合物进行了糊化过程的研究,但对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糊化特性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
因此,试验采用DHR-2型流变仪的淀粉测试模具对8种不同来源的淀粉(包括荸荠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进行糊化特性研究,研究不同浓度下淀粉的糊化特性,期望的到各种淀粉的糊化特点,为各种淀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荸荠淀粉: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马铃薯淀粉:上海禾煜贸易有限公司;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无锡圣伦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红薯淀粉:北京古松经贸有限公司;DHR-2流变仪:美国TA公司;PL-203型电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样品的制备
8种不同来源淀粉分别采用5~6个浓度来测定,由于马铃薯淀粉的黏度较大,采用1%,2%,4%,6%和8%(质量分数)五个浓度。其它7种淀粉采用2%,4%,6%,8%,10%和12%六个浓度。
1.2.2不同来源淀粉糊化过程的测定
采用DHR-2流变仪的淀粉测试模具对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过程曲线进行测定。取2.2.1配置好的淀粉溶液搅拌均匀后倒入测量容器中(倒入的液体不应过量,倒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搅拌防止沉淀)。测试程序参考AACC的方法并做适当的修改:程序共分为五段,第一段:温度:50℃,转速450 s-1,时间60 s;第二段:以12℃/min的升温速度,从50℃升高到95℃,转速160 s-1;第三段:95℃保温150 s,转速160 s-1;第四段:以12℃/min的降温速度,从95℃升高到50℃,转速160 s-1;第五段:50℃保温84 s,转速160 s-1。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糊化曲线
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糊化曲线如图1所示。
8种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糊化曲线(RVA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8种淀粉的糊化曲线均呈现典型的淀粉的糊化曲线,即随着温度的上升,期初淀粉黏度较小,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淀粉的黏度急剧上升,此温度称为淀粉的糊化温度,淀粉吸水迅速膨胀,黏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是,淀粉的黏度达到最大(称为峰值黏度,此时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到极限),当温度进一步上升或稳定在高温时,淀粉颗粒发生破碎,黏度下降至保持黏度(峰值黏度与保持黏度的差值称为降落值),当温度降低,淀粉分子发生重排,黏度增大,直到最终黏度(保持黏度与最终黏度的差值称为回升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8种不同来源的淀粉的RVA曲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荸荠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块茎淀粉)在温度达到糊化温度时,黏度上升的速度较快;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上升的速度次之;小麦淀粉的上升速度最小,这是由于块茎淀粉的结构比较松散,润涨力大,因此糊化过程中吸水迅速。
2.2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温度
淀粉的RVA曲线中,当黏度的增值大于0.01 Pa.s时的温度作为淀粉的糊化温度,将不同浓度下的淀粉糊化温度取平均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最大为72.2℃,其次是红薯淀粉、绿豆淀粉、木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约为70℃,四者之间差异无显著差异。再者为荸荠淀粉为66.8℃,薯类淀粉中以马铃薯淀粉为64.7℃,8种来源淀粉中糊化温度最小的为小麦淀粉。这些与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对应的温度却是最大的,主要的原因是小麦淀粉中存在两种不同大小的淀粉颗粒,其中小颗粒易糊化,在较低温度下即可糊化,因此糊化温度较低,而大颗粒在较高温度下糊化,从而导致糊化的黏度对应的温度较高。
2.3不同来源淀粉的峰值黏度随浓度的变化
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峰值黏度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峰值黏度随着淀粉的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采用y=cx d模型进行拟合,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R2均大于0.990),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c表示淀粉浓度为100%时的峰值黏度,是一种极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示高浓度下淀粉的黏度大小;d可用于反映峰值黏度随着浓度变化的速度,d值越大,峰值黏度随淀粉浓度变化越大。
由表2可知,绿豆淀粉的c值最大为26 597,其次为豌豆淀粉15 282,接下来依次为荸荠淀粉(7 656.7)、红薯淀粉(4 300.3)、玉米淀粉(3 458.8)、小麦淀粉(2 925.9)和木薯淀粉(2 034.3),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1 217.8);对于指数d而言,绿豆淀粉最大为3.646,其次为豌豆淀粉( 3.486),接下来依次为小麦淀粉(3.135)、荸荠淀粉( 3.056)、玉米淀粉(2.946)、红薯淀粉( 2.910)和木薯淀粉(2.600),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 1.898)。c和d的排列顺序不太一致,例如荸荠淀粉的c值大于小麦淀粉,但d值小于小麦淀粉;红薯淀粉c值大于玉米淀粉,但d值小于玉米淀粉,这是因为荸荠淀粉和红薯淀粉的较高浓度(100%浓度)下峰值黏度大于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但是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随浓度的大于荸荠淀粉和红薯
淀粉。
2.4不同来源淀粉的最终黏度随浓度的变化
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最终黏度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最终黏度随着淀粉的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采用y=ex f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e表示淀粉浓度为100%时的最终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高浓度下淀粉的黏度大小;f可用于反映最终黏度随着浓度变化的速度。
由表3可知,豌豆淀粉的e值最大(4 461),其次为绿豆淀粉( 12 297),接下来依次为荸荠淀粉(2 756.8)、玉米淀粉(1 967.1)、小麦淀粉(1 959.9)、红薯淀粉(977.39)和木薯淀粉( 606.14),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126.93);对于指数f而言,豌豆淀粉最大为3.712,其次为绿豆淀粉( 3.317),接下来依次为小麦淀粉(2.777)、玉米淀粉( 2.741)、荸荠淀粉(2.706)、红薯淀粉( 2.383)和木薯淀粉(2.199),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 1.332)。有些淀粉的系数e和指数f的大小顺序不一致,例如e值荸荠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而f值的大小顺序正好相反,这说明荸荠淀粉在高浓度下淀粉的最终黏度较大,而随着浓度变化较小。两种谷物淀粉中,高浓度下玉米淀粉的最终黏度略大于小麦淀粉,但是随浓度的增长速度略小于小麦淀粉。
对比表2和表3的数据可知,高浓度下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及随浓度变化的速度小于绿豆淀粉的,而最终黏度及变化速度大于绿豆淀粉的,这一点可以说明,豌豆淀粉比绿豆淀粉在低温下更易形成凝胶,这一点我们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2.5不同来源淀粉的降落值随浓度的变化
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降落值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降落值随着淀粉的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采用y=gx h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豌豆淀粉的g值最大(1.871×107),其次为绿豆淀粉( 434 227),接下来依次为荸荠淀粉( 128 935)、小麦淀粉(52 420)、红薯淀粉( 32 349)、玉米淀粉(17 573)和木薯淀粉(6 681.1),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5 293.4);对于指数h而言,豌豆淀粉最大为6.911,其次为绿豆淀粉( 5.096),接下来依次为小麦淀粉(4.639)、荸荠淀粉( 4.500)、玉米淀粉(4.008)、红薯淀粉( 3.979)和木薯淀粉(3.297),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 2.574)。试验发现,g值荸荠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而h值的大小顺序正好相反,这说明荸荠淀粉和红薯淀粉在高浓度下淀粉的降落值较大,而随着浓度变化小于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
2.6不同来源淀粉的回升值随浓度的变化
不同来源淀粉在不同浓度下的回升值如图5所示。
回升值主要是由于淀粉分子在降温过程中的重排引起的,与淀粉的老化有直接的关系。由图5可知,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降落值随着淀粉的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采用y=ix j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精度较高(R2均大于0.970)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豌豆淀粉的i值最大( 72 583),其次为绿豆淀粉( 18 352),接下来依次为荸荠淀粉(5 658.9)、玉米淀粉(4 718.8)、红薯淀粉( 925.7)、小麦淀粉(911.0)和木薯淀粉( 453.3),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146.5);对于指数j而言,豌豆淀粉最大为4.284,其次为绿豆淀粉( 3.756),接下来依次为玉米淀粉(3.353)、荸荠淀粉( 3.309)、小麦淀粉(2.709),红薯淀粉( 2.645)和木薯淀粉(2.354),最小的为马铃薯淀粉( 1.758)。
从老化程度来看,两种豆类淀粉最易老化、谷物淀粉和荸荠淀粉次之,薯类淀粉最不易老化,这也是在制作米线、凉皮等老化产品主要以豆类淀粉或是谷物淀粉为主。
3结论
1)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玉米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最高,为72.2℃,小麦淀粉的最低,为62.6 ℃,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起始糊化温度无明显差异,均在70℃左右,薯类淀粉中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最低,为64.7℃。
2)随着浓度的升高,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均呈幂函数增大,其中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随浓度的增加速度最快,马铃薯淀粉最慢。
3)从回升值来看,两种豆类淀粉最易老化,谷物淀粉和荸荠淀粉次之,薯类淀粉最不易老化,即在制作老化产品主要选取豆类淀粉或是谷物淀粉为主。
上一篇:板栗壳棕色素的提取及其染色性研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