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盼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在承担责任、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产生的并指导以后的责任行为的道德意识。其有两种构成要素,责任感和责任心,责任心就是责任意识中的认知因素,是大学生作为责任主体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明确的认识。责任感是大学生责任意识中的情感成分,是大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因此,开展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1、、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概念界定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在理解一定条件下自身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把握自身行为及其结果,使之符合社会要求的情感、意愿,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的显现,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二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意识也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1]
责任意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责任素质的教育活动。责任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内心责任感,即通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逐渐强化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2).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负责任”是大学毕业生的重要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至关重要。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首要标志。一个大学生要成为有益于自己和他人、有益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就要成为一个敢于担当能够履行义务的人。要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负责。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一个大学生的最重要的品质。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对其毕业之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承担工作,学习,家庭等更多的责任。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障碍,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一个责任意识淡薄的大学生,对自己本应承担的许多责任不以为然,甚至逃避,这样在工作中是不会做出好成绩的,也不会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对用人单位所做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所列的20多项大学毕业生素质中,责任意识排在首位,其次是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他们才可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意识,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2]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意识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
马克思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人活在天地之间,面对父母世人,面对国家人民,面对自己,面对万物,相互依赖,无处不是责任,责任是做人的一个全方位的视角。[3]
2、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总体状况分析
从前人的文献调查资料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均具备一定程度的责任意识,他们有理想知道对自己负责,有同情和帮扶弱者之心,心系社会,敢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关心国家大事。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责任意识的淡化甚至缺失现象,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思想和行为的脱节,没有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这种现象不给予重视和解决,则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来看:近十年,大学生自杀,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的现象屡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大学每年自杀的人数有:2001年6起、2002年1起、2003年1起、2004年11起、2005年46起、2006年39起、2007年22起、2008年8起、2009年33起、2010年60起、2011年57起。
回看这些自杀的原因,有太多只因小事情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试想一个对自己生命都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去承担其他的责任呢?但凡有责任心的人,心系家人、朋友和社会的人,应该知道生命不是只属于你自己。
有些大学生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包括日益增多的杀人、伤害犯罪。据统计,在大学生的犯罪类型中,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等这种人身伤害的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生命健康权,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和严重的伤害。 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漠视生命再次呈现了一个高级学府的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也使家人亲戚朋友为之担忧。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警方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导致同室友黄某饮用后中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4月20日《中国青年报》)
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恨,使得投毒者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原因之一,无疑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不仅表现对自我生命责任意识的缺失,也反映其对家庭,社会没有责任意识。
(2)个别人价值取向扭曲,折射其社会责任意识的淡化:当今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责任意识,在利益面前,一味追求个人所需和眼前利益,当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呈现出一定功利化的倾向。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考虑择业的前三位因素是,专业对口能发挥特长占总数的62%;经济收入高为60%;工作轻松而稳定约占4l%”。他们一方面承认社会责任意识是必须承担的,但面临利益选择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4]有关问卷调查统计显示,64.6%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国家实行的开发大西北、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重大国策只是国家的事,自己能做点就做点,体现了大学生把为家做贡献摆在了自身利益之后;高达77%的人不会把“国家的需要”作为就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或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5]
年青的马克思写过一篇文章《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谴责了仅仅依据自私自利的打算或基于物质利益来选择职业的做法。他这样写道:“对于那些思想高尚、致力于为全人类服务的人们,历史称之为最伟大的人物;对于曾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经验颂之为最幸福的人。”[6]这位十七岁的青年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是一种福气。当时正在成长中的马克思却已经看到选择职业并不决定于个人的主观志愿了。他写道:“……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种种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7]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它表明了这个高中毕业生已经意识到各种社会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他用这样的话结束自己的文章,“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6]
当今又有多少大学生有如此个人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
(3).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原因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形成的。责任意识需要从小就培养,经过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的来说,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方面的因素。首先家庭欠缺从小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没有形成感恩意识;大学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而大部分学校没有形成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责任意识教育,更多的是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的教育,而这样的课,学生的到课率又往往很低;社会不良氛围,政府行政部门办事的低效,各种贪污腐败现象,假冒伪劣食品的频繁出现,道德变坏的现象等等各种对家庭、集体甚至国家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报道,给没有正式接触社会的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个人自身的修养不够,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责任意识能否内化,并外化于有责任的行为,关键就在自身的努力。
3、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及方法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首席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而不能一味的亲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使他们形成一种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和爱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看上去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其次,父母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对孩子责任感的形成很重要,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作好表率,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学校不仅使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还使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树木、一切教学、生活设施都会说话。加强对责任教育的宣传,让学生感受到责任教育无处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演讲、辩论等活动,还可以通过网络BBS、网络论坛、网络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责任意识培养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如何承担责任。
其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8]并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只靠开设《基础》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他们的职责不再是只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每科任课老师渗透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还需要唤醒教师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修养。
(3).社会教育
随着现代通讯的发达,对于社会中如贪污腐败、政府低效,食品安全等等不负责的现象,在校大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手段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并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宣传作用,尤其要注意把握好正面报道的“真”和负面报道的“度”。同时加大积极健康向上,给人以正能量的宣传,给人以心灵的洗礼,道德的力量,感恩的力量,鼓舞奋进的力量。“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在一定的时空里,正确的东西灌输得多了,颓废消极的东西就没了市场。在一定的视觉、听觉范围内,正确的、积极的东西感触的多了,就会对非理性、伪科学的东西产生免疫力。因此,舆论必须始终坚持旗帜鲜明的正面教育。[9]
有些节目要大力宣传,值得每位学生去关注学习。如:《艺术人生》学习大家风范,《王刚讲故事》给人以正确的是非观,《开讲啦》《感动中国》等学习平凡人的不平凡,《道德与法》增强法律意识等等去感受模范人物、成功人物给人的正能量。还有很多励志网站,名家演讲,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有效性。
(4.)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意识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化的交替中逐渐形成。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其在自我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使自己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总之,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资源的协调配合,切忌拔苗助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注重实践与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