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敏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103)
摘要对流质糖果中出现返砂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理化检测和HPLC检测,可知结晶晶体的主要成分为蔗糖,因此,主要从蔗糖溶解度、添加的粉料、生产工艺及储存温度等因素加以控制,防止流质糖果中的返砂现象。
关键词 流质糖果;返砂:分析与探讨
流质糖果主要有糖果糖液型、泡沫糖液型、起泡糖液型、吹跑糖液型及其他型流质糖果五大类。目前,市场上主要出现的流质型糖果为糖果糖液型,该类型糖果是以白砂糖、全脂奶粉和生活饮用水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辅料,经熬煮调配而制成的胶体状半流体糖果,该类型糖果保存一段时间后,口感开始出现沙质感,后又出现颗粒状晶体,即返砂,这种现象
不仅影响产品的口感和感官,影响产品的销量,而且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止这样现象的产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文献报道和该类型糖果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对其结晶体的成分、形成结晶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全脂奶粉、白砂糖:市售;乳化剂、增稠剂:丹尼斯克。
间苯二酚盐酸溶液的配置:称取0.2 g间苯二酚,加入少量水溶解,加入100 m L H Cl,冷却定容至250m L。
1.2仪器与设备
ME4002E型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集团;21MS29-A1型电磁炉:Midea集团;JB200-D型电动搅拌机:上海沪粤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S2002H型均质机:GEA集团;TURBISCAN Lab型稳定分析仪:北京朗迪森科技有限公司。
1 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 Anilent)科技有限公司;色谱柱:氨基色谱柱( 4.6 mm×250 mm,5 μm):天津谱祥科技有限公司。
1.3流质糖果制作工艺
乳化剂、增稠剂和部分白砂糖混匀加入80℃—85℃热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奶粉和白砂糖混合料,搅拌5 min,温度降至65℃进行均质(20 M Pa),在85℃水浴中保温20 min,然后进行热充填。
2晶体成分测定
2.1初步判断
2.1.1试验方法
试验利用奶粉掺杂蔗糖的方法初步判断晶体的成分,具体方法为从结晶的样品中取大颗粒晶体,碾成粉末,然后称取2g结晶晶体,加入水溶解,加入25m 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取1.5 m L间苯二酚盐酸溶液于试管中,加晶体样液5滴,充分混合,置沸水浴中2min,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表明,样品置沸水浴2 min后,颜色呈红色,由此可初步判定晶体中含有蔗糖。
2.2 HPLC方法测定晶体成分
2.2.1 色谱测定条件
柱温:40℃;流动相:乙腈-水(85:15,体积比);流速:1.0 m/min,进样体积:20 μL。
2.2.2测定方法
蔗糖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1.5 g左右干燥处理后的蔗糖和乳糖标准品于50 m L容量瓶,稀释置刻度,充分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取清液置样品瓶中,吸取20}μm标准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2.1色谱测定条件下,以出峰时间为横坐标,以峰高为纵坐标,测定标准溶液的色谱图。
样品溶液制备:称取1.5 g左右样品于50 m L容量瓶,稀释置刻度,充分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取清液置样品瓶中,吸取20 VL样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2.1色谱测定条件下,测定标准溶液的色谱图。
3结果分析
从图1蔗糖标准液色谱图谱看出,蔗糖在11.190min时出峰,从图2样品溶液的色谱图谱可以看出,在11.186 min时出峰,通过计算其峰面积所占比例为95.78%,这说明晶体中主要成分是蔗糖。
4流质糖果返砂原因分析及控制
4.1蔗糖结晶原理探讨
蔗糖晶体生产形态主要有3种: (1)晶体呈菱锥状,其正极面消失,负极面显露,极性生长习性明显;(2)晶体呈针状,正负极面生长速率都很快;(3)晶体呈片状,正负极面的生长速率均较慢。流质糖果中的蔗糖晶体呈菱锥状,属于第(1)种生长形态。
流质糖果体系过饱和或过冷时,若有稳定的晶核存在,它们就会长成肉眼可见的晶体,其生长过程属于微观过程,不能准确说明其生长过程的原理。目前,关于蔗糖结晶生长机理有多种说法,主要有表面能理论、吸附层理论、扩散理论和结晶化学理论等,这些理论即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作为在不同物理和化学环境下的蔗糖晶体生长的阐述理论基础。
4.2返砂原因分析
4.2.1蔗糖溶解度的影响
- 蔗糖是无色透明的单斜晶系结晶体,具有结晶性,砂质糖果就是利用蔗糖的结晶来制成的,但是蔗糖的结晶容易引起流质糖果的返砂,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较纯的蔗糖吸湿性很小,但有其他物质存在时蔗糖的吸湿性会增加,蔗糖会有小的晶体聚集成大}的晶体,造成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返砂现象。流质糖果中含有一定的糖水比,糖的添加量不可超过其溶解度所容纳的量,否则溶液过饱和,有蔗糖析出,晶核和晶体都会迅速增长。在4℃时,蔗糖溶解度为183.5 g/100 g,以每百克样品中含水量为27 g计,可溶解的蔗糖量为49.55 g,如若超过蔗糖的溶解度,流质糖果在储存的过程中易出现返砂现象,故在生产配方中,蔗糖的添加量应小于蔗糖溶解度。
14.2.2其他原料的影响
蔗糖晶体扩散理论认为,蔗糖的生长是一个分子运动的结果,当体系中晶核产生后,在它们表面粘附一层静止的液膜,紧靠晶粒边缘的糖液,由于过剩糖液已结晶析出,所以不是过饱的状态,而是近似等于饱和溶液浓度,这样在晶粒表面和糖液之间就会形成浓度差,这样蔗糖分子就会借助扩散作用透过静止层移动到晶粒表面,并逐渐形成大的晶粒。
不同风味流质糖果中,为增强产品口感及风味,产品中可能添加适量的草莓粉或可可粉等粉料,当粉料溶解不均,颗粒粒径较大时,就会形成晶核,并进一步形成较大是晶体。
4.2.3生产工艺的影响
流质糖果的生产一般分溶糖、溶奶和添加粉料等过程,造成返砂的主要原因是蔗糖,因此溶糖过程必须注意2点: (1)蔗糖在储存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进行,避免有不溶杂物进入;(2)溶糖过程中要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完全,避免有蔗糖晶体残留。
4.2.4温度的影响
利用T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扫描在37℃( tang 2)和常温(tang l)下保存2个月的流质糖果进行扫描,再利用Turbiscan Easy Soft软件对流质糖果的扫描图普进行分析,直接由稳定性系数来判断温度对流质糖果稳定性的影响。
软件可对样品的底部、顶部和整体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图5所示。
由图3~图5说明,底部不稳定性系数:常温样品<37℃样品;顶部不稳定性系数:常温样品<37℃样品;整体不稳定性系数:常温样品<37℃样品;由数据可知,常温样品的稳定状态较37℃样品要好,说明温度对流质糖果的稳定性存在影响。
5结论
流质糖果的返砂已成为制约流质糖果系列产品开发、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寻找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案对于新产品的开发、降低研发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流质糖果一系列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糖水比例、粉料和储存温度等因素对流质糖果的返砂有着重要影响,控制合理的糖水比例、严格筛选外来粉料、注意储存温度可以明显改善产品品质,节约成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