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更多

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两种学制对高职学生培养的差异探讨

2016-04-28 19:01:44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论文网 中国资讯网

内容提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在遵循教育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内部改革,将学分制与学年制对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差异加以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分制,学年制
  :
  一 学生所学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
  我学院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是由公共基础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几个方面构成。
  1, 基础科文化知识方面
  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是高职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它决定着高职技术人才素质和素质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的素质和素养。为此,无论学年制还是学分制都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学习。
  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学年制和学分制都开设共同自然科学的数学,外语和体育等等。而学分制在开设的上述课程,还可将有些课拓宽,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未来就业取向,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科目的选修课,统一全校的公共课和学科的基础课,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面相对较宽,其深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学生具有不通的个性基础,文化知识结构也不同,打破按一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框子。学年制对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基本是划一的,僵化的,狭窄的,实行统一的培养模式,课程统一,进度统一,千佛一手,再则还过分的强调班级。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过于模式化,规范化,很难培养出具有个性不同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结构的更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学分制所提供的是一个和谐发展因材施教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环境。它坚持个性发展和全面育人,对优秀生和较差生的学习都提供了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方面
  学年制培养的学生确定学习某一个专业之后,为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就必须学习学校规定的,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专业基础知识从纵横向来说比较合理,但很难培养出具有个性的人才。由于专业课程设置偏窄、专业口径小、学生的适应性较差,不利于培养通用人才。学分制对学生除设置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外,还设置了许多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或科目,这样,学生除学习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或科目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能力,选修适应自己进一步加宽、加深专业知识的课程,形成具有个性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或自己的研究方向所需的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2、对培养大学生能力结构方面的差异
  高职高专院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尽管学分制与学年制对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充分重视,但是培养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的差异,所以,对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也并非完全的相同。
  1.自学能力方面
  学年制对学生也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课前与课后要进行预习、复习,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学能力。学分制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有部分课程通过压缩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甚至教师只教授自己的一些观点,做到课上精讲,课后多练,余者完全由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本课程要求的内容,这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思维能力方面
  思维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学年制也重视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设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课,为学生打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但从总的来看,与学分制比较还缺乏具体的措施。学分制的实施对高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到学生的实践和课外社会,活动等,都可采取一些措施,由被动的教育变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动教育。比如,在理论教学方面设有哲学和创造学等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另外,还举行各种形势的讲座。
  三,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
  21世纪高等教育将是能力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再加上精神和意志品质就构成了人才文化素质。人才素质是指德育素质、智育素质和体育素质,这三个方面应和谐发展。面对21世纪,在德育素质方面除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外,更应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如坚韧不拔的意志,较强的应变能力,心理相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些心理素质是高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
  学年制与学分制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也是有所差异的,但都共同存在着忽视伦理,道德教育。时代的变迁,用人单位的标准也不断变化,人们不但看重知识及能力,而越来越看重具有一定综合能力,文化素质高的大学生。传统的学年制所培养学生,由于所学知识面狭窄更缺乏文史知识,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造成有的学生不懂风俗礼仪,无法表达内心世界,对社会发展难以适应等众多问题。曾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专业成绩非常好,可毕业论文的语言组织上缺乏条理性,连贯性,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的,这不能称为合格的大学生,同日益发展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极不相称的,对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学分制增加了选修课的设置,丰富了文史知识,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增强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比如说,体育课就增加了足球,台球,舞蹈等许多门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除开展各种形势的讲座外,还开设了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选修课程。克服了学年制中存在的弊病,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分制比学年制对培养大学生有着极大的优势和特点。学分制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淡化专业,强化基础,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维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

关键字:社会科学

上一篇:简析大学生就业危机中的心理疏导

下一篇:探析中国古代私学发展的机制

行业资讯月点击排行

展会信息月点击排行

招商信息月点击排行

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安装信息网 www.36qy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