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05-01
基于对高职高专英语阅读现况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今后英语阅读教学应重点定位在语篇的理解上,把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文章的整体要领和对作者意图的分析作为重点。我们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或强化训练中,应注意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提高效阅读效率。
一、把握篇章结构,树立语篇意识
1.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语篇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
一般来说,文章从体裁上看,大致可以分为描写、叙述、说理和论述四类。因此,在阅读实践中,首先应该注意分析各类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材料的组织方法,总结出各类文体的不同特点。选用的阅读材料题材要广泛,体裁可多种多样,通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进行整体教学,就可以把分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如果以课文为范例,对学生更具有说服力,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语篇分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以及初步的语篇交际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宽阔的境地,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在语篇结构分析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体裁,抓住要点,在几个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与语篇的交际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水平上进行分析。
2.有意识地去寻找反映作者或文中人物观点的句子,速抓要旨,加速对语篇理解
语篇分析能力正是阅读理解的着力考查点,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对这些主题句、作者观点句进行信息处理,学生自然也就把握住了后面的问题句。主题句也不是该篇中最难的句子,换句话说,把握文章的主题句并不难,遗憾的是在阅读中学生不是被难句吓怕了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句的分析上,而忽视了重要的但并不难的主题句,造成了过重心理压力又浪费了精力、时间。
二、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预测、推断
1.推断并解析出隐含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语篇分析作者并不直说其意,而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遇到这种情况,读者需要运用自己的推断能力才能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读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应该依赖自己的世界知识、个人经验联系特定的语境,方能在已有的事实基础上,理解字面中隐含的意义,作出正确的推断。
2.预测
预测是指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或提供的线索,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预测文章下文将要出现的语句,进行的解释或举例,将要发生的情节、产生的结果或引出的结论。实际上预测也是一种推断,只不过是一种预料性的推断罢了。在阅读中进行预测有两个直接的好处;一是检验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是加快阅读的速度。只要我们主动地预测,无论是否正确,都可以让自己在检验假设时搞清楚为什么有些预测对了,而有些却错了。在进行这些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把握语篇间的纽带,引导学生理解语篇内涵
借助篇章的衔接与连贯手法,可以使学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从而理解文章层次的意义。连句成篇、沟通上下文意义的媒介被称为语篇的纽带。正因为有了这些纽带,本来不连贯的句子才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语篇分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法词汇衔接关系,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系。McCarthy (1993)说连贯是对于语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非无意义堆砌的一种感觉。因此,要想理解语篇的深刻内涵就必需把握沟通上下文的纽带。常见的连接句子的纽带有: 转承语纽带、词汇纽带、联想纽带等。
1.转承语纽带
转承语起连接或转折上下文语气的作用,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显化;使语篇中的发展句紧扣主题:使语篇的语言流畅,明晰易懂,便于学生顺利地沿着作者的思路,全面地理解语篇的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语篇时,要善于识别转承语纽带,并借助于转承语纽带来吃透语篇的内涵,从而达到全面理解该语篇的目的。
2.词汇纽带
词汇纽带是一种借助于词汇中的代词、名词、同义词、反义词、词的重复等来实现句子连接的媒介。这种纽带虽然没有转承语出现,然而它们能使句子的连接更含蓄、更富有修辞效果以及总体连贯。
3.联想纽带
在一些文学作品的语篇中,句子间的衔接也不全是借助于转承语、词汇等表层纽带,相反,它们大都借助于字里行间隐含着的一些联想纽带。这要求学生地阅读时根据已提供的信息,充分运用已运用己有知识进行丰富的联想和合理的想象来加以理解。此外,加强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注意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英语的阅读文章中不乏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我们都知道文字符号只是介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载体,只有读者将背景知识与文章的信息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理解的效果。而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各不相同。一个民族认为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另一个民族就可能完全陌生,无法接受。
最后,课堂阅读要与课外阅读须相结合。通常情况下,高职高专英语基础阶段的课时为 6 学阶周。要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只靠课堂听讲,做笔记,课外做练习题是绝对不够的。课内、课外必须紧密联合,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班级阅读资料室。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计算机软件进行阅读教学。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给学生课外阅读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上一篇:刍议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