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提出这样一个新的理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诸如有利于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有利于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若从中共历史学[1]的角度来看,我以为它为解读中共历史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
一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在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过去我们主要从政治的角度作过论证。这样讲,很有必要,因为政党总是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在政治上的代表。但未免过于简单,因为,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政党产生的最终根源必须要到先进生产力方面去寻找;政党又都是以一定的思想文化为旗帜的,政党的成立也与文化方面密切相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和高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就强调了她创立的生产力和文化方面的根源,就更加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物。回顾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政党表面上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其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而改变生产关系的最终目的,则又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出现,代表了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新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先进阶级的政党的领导和组织。在中国也产生过资产阶级政党,它们较早地担负起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任,但由于构成这一政党的阶级基础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这项任务就不能不客观地落在新兴的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的肩上,于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就应运而生了。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先进文化发展的硕果。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表明,政党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的,按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社会发展。比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就催生了新兴资产阶级政党,并使新兴资产阶级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打破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桎梏,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资产阶级也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组织过资产阶级政党,举行过革命,但是这些都被证明不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破产了。中国期待着新的政治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组织新的政党,开创新的革命道路。1915年由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对这种期待的回应。新文化运动虽然也没有找到改造中国社会的有效方案,但是做了大量的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工作,“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P41-42)在此基础上,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们,受十月革命的影响,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文化,它能够真正科学地说明中国国情,科学地指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道路,而且可以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阶级和最先进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成熟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也就把握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再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成果的享有者。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既然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而也就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他们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也就忠实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产生的。
以上三个方面有力地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那个时候产生,就是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不能担当起实践“三个代表”的重任;是“三个代表”的要求把中国共产党提前推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是应“三个代表”要求之运而产生的,是历史的必然。
二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在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认识。
过去我们讲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是从它的工人阶级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先进性方面说的。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工人阶级与大生产相联系,是最先进的阶级;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但是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如果一个政党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先进性就会丧失,甚至变成落后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只从静态的角度讲阶级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先进性,就不易讲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永远是先进的,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若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放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从理论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性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是同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愿望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代是发展的,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需要永远追求、不懈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永远追求、不懈奋斗的理论武器。它把唯物史观系统引入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深刻的科学内涵,把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3](P163)
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实践上看,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践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的塑造和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发展过程。这其中的奥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4](P17)紧紧围绕着政治路线及其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不断有突破,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有新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突出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开始了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及时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执政党要保持谦虚谨慎,永远记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把党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改革开放时期,围绕着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又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立足于经常性的工作。党的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领导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又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注入了新的内涵,保持了其自身先进性的与时俱进。其一,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党历来重视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同时又把能够接受党的指导思想、接受党的最高纲领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纲领、为实现党的宗旨和历史任务而英勇奋斗的工人阶级以外的社会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由于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已经由建党初的几十名发展到六千多万名,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品质增添了新内涵。其二,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水平、政治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和发展。这就进一步塑造和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品质。其三,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与时俱进。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品质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与时俱进。“正是由于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先进性,使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从而自愿地选择和接受党的领导”。[5](P1042)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是党的先进性与时俱进的必然结论。
三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在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先领导和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理所在。
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搞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有共识的。尽管毛泽东的革命步骤“两步走”与“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有着根本区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搞社会主义革命。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搞民主革命,有人就不理解了,“一次革命论”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搞民主革命的必要性的典型例子。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来看,就会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进行民主革命的道理所在。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强调共产党的使命是领导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它并不否认共产党有必要参加民主革命,关键要看该国当时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如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6](P306)据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当时欧洲大部分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这一客观事实,要求共产党人一方面立足于现实,首先要参加当前的斗争;另一方面,在参加当前斗争时,不要忘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中国当时社会情况怎样呢?20世纪初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极其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敌人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那时候,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要求是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先进的文化就是“五四”以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其前进方向就是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独立和民主。这就决定了当时“三个代表”的要求仍然是民主主义的,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因此,既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够领导中国民主主义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过,党刚刚成立时由于理论水平不高,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经过探索,到党的二大时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党的二大《宣言》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我们无产阶级审察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我们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农民都应该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7](P76)党的二大《宣言》表明,中国共产党懂得了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先进行民主革命的道理。只是为区别起见,我们习惯上把此前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叫做“旧民主主义革命”,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当然,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就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的关系,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三个代表”在当时条件下的要求。如果认识不到“三个代表”在当时的要求是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混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毕其功于一役”,搞“一次革命论”,就会犯“左”的错误,如王明。如果认识不到当时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过去的民主革命有不同的前途,是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搞“二次革命论”,就会犯右的错误,如陈独秀。只有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搞革命步骤两步走,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才与“三个代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要求相吻合。可以说,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解读党的历史,“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先搞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
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在有助于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本质中抽引出来的科学理论、是正确判断和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坚持的根本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自2000年初的一系列谈话中逐渐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十六大已经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长期指导地位。对此,有些人想不通,有的认为过去都讲过,不是科学理论;有的认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新词语,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无关,等等。如果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可以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中抽引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只注重现象,必须把握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前面已经提到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三个代表”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实质就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方针和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也不同。这些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及其实践的本质是什么呢?进一步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以下两条基本的规律。
第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主要在于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前面已经提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适应“三个代表”要求的,反过来说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胜利了,建立了新中国,主要就在于当时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基本纲领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完成土地改革和没收官僚资本等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同时,开始把发展生产力提到重要位置,同时注意先进文化的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又适时制定了革命与建设并举的“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实践证明,这条政治路钱也是正确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强调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作最大的政治,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的事业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继续前进,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这正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正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所在。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结出硕果的二十多年,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同的,但是贯穿其中相通的是“三个代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这就是说,“三个代表”是经验之根。这也正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十三年的十条基本经验之后,接着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P10)的道理所在。
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挫折的时期,主要在于背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有过三次“左”的错误。这些错误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违背了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问题,不顾当时民主革命的性质,制定超越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使革命遭受损失,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正是没有做到“三个代表”要求的直接后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个重大错误。这两大错误也不尽相同,但是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违背了“三个代表”的要求,致使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这同样是做不到“三个代表”要求的后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的成功和遭遇的挫折,归根结底,都与“三个代表”紧密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三个代表”要求贯彻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三个代表”要求,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抽引出来的科学理论,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P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3](P7)
既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它就应该能够还原到历史中去,就应该作为评判和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因为,一方面,先进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用实践的标准进行检验实质主要是用先进生产力的标准进行检验。就是说,先进生产力标准内含于实践标准之中,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又是有区别的。实践标准是检验真伪的尺度,属于认识范畴、哲学范畴;先进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衡量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好坏的尺度,属于社会范畴、经济范畴。在坚持实践标准的基础上强调先进生产力标准,有助于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的时代精神,制定更加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再一方面,用先进生产力标准,说到底是用“三个代表”标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动态特征决定了生产力评判标准的多层次性。只有在对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群众利益相互关系的考察和把握中才能科学把握生产力标准。所以,江泽民同志说:“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要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3](P20)可见,江泽民同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标准的论述,也是完全科学的,创造性地发展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标准,就能确保党制定和实施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规律、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