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卉,宋守信,顾一波,肖楚阳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摘要:为改善人员密集场所易造成拥挤踩踏的问题,对安全标识现场管控人群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讨论,选取了4个典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识布设方案进行评估。首先用模糊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了指标权重,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方案做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人员密集场所中安全标识的使用能够有效管控人群流向,避免人群对冲情况的发生,而安全标识显著度、理解度和受众感知度的增强能够使人群管控的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标识有效性;安全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X915.5;TQ450.2+6文献标志码:A doi: 10. 11731/j. issn. 1673-193x. 2015. 09. 021
Practical example evaluation on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signs in assembly occupancies
HE Qian-hui, SONG Shou-xin, GU Yi-bo, XIAO Chu-yang
(Institute of Risk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ssembly occupancies are easy to cause trample, the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signs in field management of crowds was studied. The arrangement plans on safety signs of four typicalassembly occupancies were chosen to be evaluated. Firstly, the method of fuzzy Delphi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the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Secondly, the method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divide the weight of in-dex. At last, th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adopted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age of safety signs in assembly occupanci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flow direction ofcrowds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llision behavior. The effect of crowds control can be mo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in significance, comprehension and audience perception of safety signs.
Key words: assembly occupancies;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signs; safety evaluati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0 引言
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安全标识是传递安全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即通过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对场所内的人员进行提示或警告,本质上可视其为风险管控的策略,它的失效直接导致人群拥挤、滞留和直面冲撞,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
国外的相关研究始发于体育节事和旅游活动:Taylor在希尔斯堡惨案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现场管控人群的措施;Mawby认为在景区内设置风险点的安全须知可以减少游客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日本爱知世博会特设安全标识系统的使用,成功避免了人群过密和理解障碍,为其他国家举办大型活动的标识设计提供了参考。
国内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始于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以及同年《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的出台,之后便展开了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如张娜将安全标志列为影响公众聚集型建筑物安全状况的重要因素;白锐指出在室外大型社会性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指示标志向参与群众传达安全信息;刘晨在设计的实验中找到了提高大型超市疏散标识可视域的布设策略;陈宇得出优化安全标识的内容、样式和位置能够提高公交枢纽站的安全性。等。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安全标识的有效性可以从特定场合下人员的主观感知和行动表达所体现,从安全标识的显著性、理解性和受众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在收集的实地考察的数据基础上完成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志有效性的评价工作。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的筛选
根据现有文献中安全标识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总结,建立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标识有效性评估体系的初始指标,向标识设计师发放了模糊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计算其几何平均数,通过共识重要程度Gi筛选指标,其值低于6的删除,提取了较为关键的现场可评价因素,最终结果见表1。
1.2指标定义及指标编码
1)显著度A1
即吸引受众注意的能力,其二级指标有:①位置设置B11,安全标识应设置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明显地方。②标识规格B12,标识的颜色、大小、材质等。③可视范围B13,指以安全标识为圆心,以可视距离为半径划定的范围。
2)理解度A2
即让受众快速知晓安全标识含义并遵守的能力,其二级指标有:①图案标识B21,考察标识是否有图文搭配。②文字辅助B22,对安全信息加以解释说明的功能。③内容布局B23,合理的内容布局,整体协调一致。
3)受众感知度A3
通过受众的观察和举动,反映安全标识对安全信息表达的实际成果转化能力,其二级指标有:①关注度B31,指“查看安全标识的人数”与“通过安全标识的总人数”之比。②危险行为概率B32,指“做出不安全行为的人数”与“查看安全标识的人数”之比。③安全行为概率B33,指“做出安全行为的人数”与“查看安全标识的人数”之比。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笔者采用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立好的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标识体系进行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 AHP)适合解决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的决策问题,其突出特点是能够充分结合人们的主观看法。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3 实例评估和分析
3.1 评估对象的选取
在北京庙会期间,笔者选取了龙潭公园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两点:
1)龙潭公园已成功举办三十二届北京春节庙会,在国际和国内享有盛誉,最大客流量曾达到17. 95万人,其安保工作缜密、安全标识齐全,对密集人群的控制很有经验。
2)春节庙会的举办前夕刚发生过上海外滩跨年拥挤踩踏事件,北京龙潭庙会和上海外滩跨年在属性上具有很多相似点:同为我国的一线知名城市、同为知名人文景观、同为群体性庆祝活动、同为室外的涉水场地等。
笔者除了龙潭庙会以外,还选了未举行大型活动即常态下的龙潭公园、与龙潭庙会同期的地坛庙会以及圆明园庙会作为评估对象,将不同时态或不同强度的安全标识体系视为不同的安全标识有效性待评估方案,使评估结果更具对比性。图1~图6列举了本次实地考察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标识。
3.2综合评分的方法
前文中得到指标权重后,进入龙潭庙会、常态龙潭公园、地坛庙会和圆明园庙会这4个评估方案的综合评分环节,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较之层次分析法能更好地解决安全标识有效性这种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应对人员密集场所此类非确定性、暂无确切标准的安全评价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安全标识有效性因素集记为U,根据第k个方案在相应指标下的得分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其中k=l,2,3,4,为保持得分的正相关性,其中二级指标的“危险行为概率”是实际值的倒数。
②由于指标权重σ向量是U的模糊子集,因此综合评判模型为C(k)= σoR,得到第k个安全标识方案的有效性综合评估结果。
③对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便能够比较方案的优劣。
3.3综合评分结果及分析
将综合评价的结果归一化,按满分10分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4个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识有效性由高到低排序是: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常态龙潭公园、圆明园庙会。其中:
①“龙潭庙会(7. 8544)”>“地坛庙会(7. 0827)”:说明同为庙会期间、同样采取了安全标
识引导措施,但安全标识的数量和种类布设强度大的更有效。
②“龙潭庙会(7. 8544)”>“常态龙潭公园(6. 1739)”:说明同样的活动场地下,对其安全标识体系进行优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③“龙潭庙会(7.8544)”>“圆明园庙会(5. 6832)”:说明同为庙会期间,安全标识引导措施的采取能更有效的对人群进行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龙潭庙会的路线导引标识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反向游览的人群数量,而地坛庙会和圆明园庙会由于没有此项措施,正反向的人群数量呈自然状态,如表4所示。
4结论及展望
1)对比考察的安全标识有效性结果可知,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安全标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人群的管理和控制效果明显,有利于避免人流对冲、人员在人群中重复往返等现象的发生,是预防拥挤踩踏、建筑物坍塌的有效手段。并且随着安全标识的显著性、理解性和受众感知的增强,安全标识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此今后应更加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标识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其使用宣传活动。
2)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能够适用于室外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识有效性评估工作,责任单位能够及时掌握安全标识的状态和作用。根据评价结果及考察现场结论,北京庙会举办场地的安全标识数量和作用力度是根据预估的入园游客人数决定的,龙潭公园是每年庙会举办的核心单位,因此在庙会期间尤其重视了安全标识的布设,2015年新增的嘹望塔、寻人标识(图2)等在显著性和游客感知性上作用较为突出。
3)所有的参评场地安全标识的有效性最终得分均未超过8分,说明均与理想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总结原因在于:庙会临时设置的安全标识材料纤薄,在雨雪天气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安全标识的样式较多,部分标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增加了游客的理解难度;安全标识的种类较少,对于游乐性质的场所来说提示类的动态标识有所欠缺。
4)就本次评价的参考指标和划分层级而言,能够证明其反映了既定场所安全标识的有效性,但还有场所特性、场所内人员特性以及外界自然特性等因素未列入考察范围,另外二级指标还不能细致体现指标特性,今后的研究中还应再完善评价体系、设置三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