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城市中,园林绿化担当着绿化、美化、净化城市市容,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的重任。通过分析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成因,提出了其可持续控制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园林植物;可持续控制;病虫害
一、可持续控制的基本对策
1.1科学配置
园林植物病虫害以植物为食料和寄主,以植物为繁衍生息条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天敌也多以植物为栖息、营养、繁衍、中转场所。因此,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给城市增添色彩,美化、香化的环境有利于害虫天敌和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蔓延。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实行乔、灌、草、花的合理配比,营造近自然的植物配置,建成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
1.2运用生物工程
运用生物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选育抗逆性强、速生、优质、丰产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和抗病虫能力,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1.3及时预测预报
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搞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保证。认真开展预测预报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又能降低防治成本,做到事半功倍。
1.4加强检疫,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危害
加强检疫工作,是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法律保障。由于我国园林植物的检疫工作比较薄弱,植物种类多、进出境渠道复杂,因此,检疫难度较大。为维护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必须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整体水平。
1.5养护管理
只有在进行养护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控制病虫害,才能逐步扭转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被动局面。通过合理施肥、浇水、排水、修枝、防霜冻、防灼伤,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等养护措施,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危害。
1.6综合防治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植物造景、造园为主的建设方针,这是当今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园林趋向,要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独特的生态群落中各种有利因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人、环境为中心,充分考虑社会的长远利益,利用各种有效措施、手段、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及防治。
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以下5种措施,以求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1)喷药防治。对于一些食量大、繁殖代数多、突发性猖獗为害的病虫害,可使用药剂进行防治。(2)埋药和浇灌防治。将长效、内吸、广谱的颗粒剂农药埋施在地下植物根系分布密集区,植物通过根系吸收药液,并将其输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使害虫在取食时中毒死亡。这种方法对防治花、灌木的“五小虫害”(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木虱、蓟马等)、寄生于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的各种害虫,见效较快。(3)注射和涂干防治。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内吸性较强的药剂输送到植物体内,使害虫在取食时中毒死亡。通过注射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木蠹蛾类、天牛类、地下和食叶害虫;通过自流式注射法防治刺吸式、食叶和蛀干害虫;对一些喷药困难的高大乔木,可在树干基部的树干上刮宽12-20cm的环带,涂上内吸性药剂,这种方法可防治树冠及树干上的各种害虫及部分病菌。另外,树干涂白可以预防天牛产卵。(4)诱杀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断害虫侵袭或生活周期;诱杀或忌避,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它习性,配以杀虫剂,进行诱杀。比较常用的有白炽灯、黑光灯、双色灯诱虫,饵料加农药,糖醋酒毒液诱杀害虫;国外有利用高频电流、微波加热、放射能、激光、红外线等高科技防治害虫的。(5)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其它生物物质利用等方面。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它代谢产物来保护微生物防治。减少和限制高毒、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生物防治不但有利于有益天敌的繁殖和保护,并能保持原有的自然平衡,是可持续控制的最好选择。
二、结论与讨论
要建立城市和谐的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控制发展,就要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实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和谐、安全的绿色人居环境。
作为园林工作者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实现园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从提高生态环境的免疫力人手,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发展生物防治技术,走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道路。
上一篇:刍议劳动者分层保护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