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 李强 刘基宏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针对细纱断纱自动检测与管理问题,开发细纱断纱远程监控系统。由Ring Route断纱检测装置获取断纱相关数据,并通过RS485通信完成ARM机与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开发通信软件,利用无线WiFi,由一台工控机监控所有细纱机上的断纱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断纱数据表中供查询统计。重点阐述了RS485通信过程和通信软件开发思路与其中的关键技术。实践表明系统满足断纱质量管理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纺织行业棉纺生产纺纱工控机RS - 485通信无线WiFi通信软件远程监控检测 自动控制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在逐步扩大。一般情况下,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都需要向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通信功能,从而使得上位机与单片机功能互补。过去常用的RS-232通信标准,虽然稳定性和速率都有所提高,但因其通信距离过短,单片机数量多,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采用的RS-485通信协议传输速率高、距离远,可实现一对多通信的目的,构造简单、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纺织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自动化水平低。在纺纱过程中,当纺纱张力大于纺纱段强力时就会出现断头,不仅造成原料浪费,而且增加工作量,也降低了成纱质量。然而传统对断纱的管理办法仅仅是人工检测与统计,不仅效率低,也难以提供更深层次的系统化管理与改进方法。本文在RingRoute细纱断纱检测装置基础上,分析RS485通信过程,利用通信软件和无线WiFi,开发一套细纱断纱远程监控系统,为实现细纱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1 RS -485通信过程分析
RS-485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理论上传输距离最大可达1.2 km,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 Mbit/s。由于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成反比,只有在100 kbit/s的传输速率下才可以达到最大的传输距离。如果需传输更长的距离,可以增加RS485中继器。它允许在电路中有多个发送器,并且一个发送器可以驱动多个负载设备。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RS-485协议适用于远距离、多点通信。
本研究采用RS-485协议,单片机需要采用RS485接口,然而作为上位机的ARM机标准配置中一般是RS-232通信接口或USB总线;目前多在ARM机侧使用RS - 232与RS-485的电平转换接口,将TTL电平转换为与上位机一致。ARM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选用主从式结构,即系统中只有一台ARM主机,ARM主机控制多个单片机从机,每块单片机会分配一个地址码,单片机作为从机不会主动发送命令或者数据,其通信过程由主机ARM机控制。为确保正常通信,单片机的串行口与ARM机串行口的设置保持一致,包括通信速率和数据格式。由于数据量大,综合考虑传输速率与传输的稳定性,系统选择通信速率9 600 bit/s。
RS485通信为半双工通信,即发送和接收用一个物理信道,因此在任意时刻最多只能有1台机器处于发送状态。系统中,通信起始信号由ARM机发出,ARM机首先呼叫指定的地址,当单片机收到起始信号后,根据本机的地址做出应答,当ARM发出的地址与本机相同时,回发本机地址并改变为数据等待状态,否则保持原来的状态。ARM机收到应答后,再请求纱线状态数据,相应的单片机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做出响应。因此只有当ARM机发送的地址信息与单片机相符时,才接收该单片机发送的数据。数据类型包括两种,分别为断、接头数据。半双通信对主机与从机数据通信时序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没有配合好,就会发生冲突,造成整个通信系统瘫痪。为保证数据通信与处理过程简单,规定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固定的长度。根据纺纱过程的实际情况设定为23个字节,其格式为纱线状态+细纱机编号+锭位+时间,具体表示方法如表1所示。这里假设一个车间的机器的台数不超过999台.一般细纱车间有5万到15万锭,因此细纱机的台数在100~ 300台甚至更多,现设计的车间对应的台数为280台;假设锭位号不超过9 999锭,实际机器的锭数为480锭,此处考虑到实际情况有1 080锭的细纱机。
2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为了统一管理细纱机的断纱情况,每台ARM机装配一个以太网模块,接入以太网,作为一个以太网的结点,将采集到的断纱相关数据发送至工控机,并为每一台细纱机分配一个IP地址。该地址也作为细纱机软件的内部编号,地址编号的范围可从192. 168.0.2到192. 168. 255. 250。为了管理方便,本系统也建立了每一台细纱机的IP地址与原有细纱机的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本系统工控机为服务器,ARM机作为客户端,服务器的访问采用Client/Senver模式,利用无线WiFi作为数据传输介质。每个WiFi分配11个信道,每10台细纱机分配一个中继器,延长网络传输距离。
监控软件的通信流程如图1所示,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工控机上采用Socket控件进行IP地址和端口号的匹配,完成相应的连接。连接请求由工控机发起,ARM机侦听到后,通过以太网模块建立连接。工控机与ARM机连接并握手成功后,由工控机发送数据请求,逐条接收ARM机回复的断、接头数据,并完成显示、存储,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功能。
为了加强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软件设计过程采用3项关键技术。本系统中,由于一台工控机下挂多台ARM机,使工控机与ARM机之间的通信效率降低,通信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过长,因此,通信软件应该实现多线程通信。线程可以认为是ARM机与工控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对其编号加以区分,各个线程之间可以并行通信,互相之间没有影响。我们为每个线程都建立一个标示符,初始状态下,各个线程都未被占用,这些标示符均为“N”。ARM机在发送断纱相关数据时,从最低位线程查看标示符,若查看到某线程标示符为“N”时,表明此线程空闲,那么占用此线程传输数据,并将其标示符更改为“Y”。ARM机在占用线程后,与工控机握手,握手成功并收到工控机的数据请求后再进行数据传输。若工控机没有结束此线程的通信,线程的标示符始终为“Y”,直至接收到通信结束信号,标示符变为“N”。在软件设计中应用多线程通信,可以大大提高通信效率,使多个线程同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同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只是线程切换很快,给软件使用者的感受是同时的。
差错控制由通信控制和数据校验两个部分组成,主要用于防止通信中断和保证通信的准确性。ARM机与工控机进行通信时,工控机向ARM机发送握手信号或者数据请求,若在设定时间内一直未收到ARM机的回应,那么认为此ARM机存在通信故障,结束此次通信,释放此线程,转接下一线程。通过通信控制,不会因为某台ARM机通信中断而受到影响。此外。通信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能够完成数据交换,更需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考虑到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数据丢包的问题,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软件设计中加入对接收到的数据长度进行校验,若校验长度不为23 B,等待接收下一段数据,对其进行重组,重组无效数据同样标志为通信故障,转接下一线程。
为加强管理,工控机每接收一段通过校验无误的信息,都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拆分,转换为数据库中断纱管理数据表所要求的数据类型,并存储供后期查询、统计。断纱管理数据表设置4列,列名及数据类型依次为:EventType(varchar),TerminaISerial(varchar)、Spindle( int)、RecordTime( datatime),分别对应纱线状态、细纱机编号、锭位和时间。
3应用实例
某纺纱厂将本系统装配于20台FA506型细纱机上,每台480锭位。装配前,断纱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方式:测试人员在一个车弄同时检查两个半台细纱机,统计在测试时间内细纱的断头根数,最后按照公式得出断头率,再手工输入计算机。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纱线断头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人工检测范围小、准确性低、用工量大,最终也无法通过统计结果追踪至断头出现的锭位。装配后,在Ring Route断纱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实现对断纱相关数据远程实时监控、存储,明确断头的分布,更精细化地分析断纱数据。
3.1现场监控方案
在综合考虑了现场操作、安装成本和通信的准确性问题之后,本研究中确定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具体安装方案如下。
(1) Ring Route断纱检测采用单锭检测方式,每块单片机控制6个检测头采集断纱相关数据。
(2)每台ARM机控制一台细纱机上所有单片机共80块,通过RS -485通信和信号转换模块获取断纱信息。
(3)为每台ARM机配备一个以太网模块,IP地址分配从192. 168.1.10到192. 168.1.30分别对应10号到30号机器。采集到的断纱相关数据通过无线WiFi发送至工控机,工控机选用型号为TPC150TC -L的嵌入式人机界面。
为验证系统准确性与适用性,下面分析两台工艺参数不同的细纱机断纱相关数据,具体如下:机台一纺制708细纱,捻系数385,锭速为15 000 r/min;机台二纺制115 s细纱,捻系数400,锭速为13 500 r/min。两机台均采用定量为4.5 g/10 m的棉粗纱为原料,由工控机统计纺纱过程中断纱管理数据表内两机台24 h内的断纱相关数据。
3.2结果与讨论
两机台24 h的断头锭位分布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断头时间分布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为分析两机台断纱情况,本文考虑以下4个评价指标。
(1)断纱根数:24 h内断纱总根数;
(2)千锭时断头数:1 000锭l h的平均断头数;
(3)断头异常锭位比:异常锭位所占比例,系统定义24 h内累计断头数超过5根(包括5根)的锭位为异常锭位;
(4)无断头锭位比:24 h内无断头锭位所占比例。
综上所述,由图3和图4可分析两机台断纱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机台一断头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溯源其异常锭位,发现:第25号锭位(累计断头8根)锭子松动,锭子转速不匀、振动,最终导致纺纱张力不稳定,增加纱线断头;第348号锭位(累计断头5根),其钢丝圈磨损,使纺纱中钢丝圈在钢领上高速转动时产生顿挫或振动,纺纱张力会突然增大,产生断头。机台二的异常锭位如下:第93号锭位(累计断头9根)、313号锭位(累计断头5根)、318号锭位(累计断头5根),筒管磨损,使得筒管转速不匀、纺纱张力波动,断头数增加;第104号锭位(累计断头6根)、第145号锭位(累计断头5根)和第259号锭位(累计断头5根)断头异常均由钢丝圈磨损所致。生产中除了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异常锭位进行保全,同时也应相应调整工艺参数,降低断头率,减少纱线的浪费。
该厂工作时间采用两班制(早班和晚班),每天8:00和20:00为交班时间。为明确断头出现的时间,绘制断头时间分布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横坐标序号1~24分别表示00:00—00:59至23:00—23:59这24个时间区间,纵坐标表示断头数目。由图5和图6可知,机台一早班累计断头数为164根,晚班49根;机台二早班累计断头数为111根,晚班84根。显然,两机台早班断头根数较多,应优化早班期间纺纱工艺,加大保全保养工作。
实践表明,系统对不同纱支纱线断头情况统计准确无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可追溯到断纱出现锭位和时间,工作人员可远程监控细纱断纱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锭位,相应调整工艺参数和进行保全保养工作,从而减少纱线的浪费,提高纱线品质。
4结束语
本监控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初步应用于棉纺生产管理中,由Ring Route断纱检测装置获取断纱相关数据,再利用RS485通信将数据传输至ARM机,最后设计通信软件通过无线WiFi将数据传输至工控机,同时存储于断纱数据表中,实现对断纱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控。实践表明,系统数据传输准确,用户可以远程实时监控细纱断纱情况,并能根据工控机存储的断纱数据获取断头锭位和时间分布,能适应纺纱企业日常断纱质量管理的需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