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更多

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浅析华强金廊城市广场某转换斜墙结构弹塑性时程

2016-02-15 15:57:33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论文网 中国资讯网

作者;张毅 

1  工程概况

  华强金廊城市广场(一期)3#楼建筑面积约为10万m2,建筑高度为183. 3m,地上53层,地下4层,属超B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框架一双核心简结构体系。结构标准层层高为3. 1m;6层为转换层,转换层高度为6. 65m;为了避免7层刚度突变,将7层层高从3. 1m提高至3.9m,12,27,42层为避难层,层高均为3. 9m。1~29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从底部1 200 x1 600(内置型钢截面为H1000 x450×40×40)和1 400 xl 400(内置型钢截面为H 1000×450×40×40)分别收缩至顶部1 000 x1600(内置型钢截面为H1000×450×30×30)和1 200 x1 400(内置型钢截面为Hl 000×450×30×30);其他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核心筒外围剪力墙厚度从底部800mm收缩至顶部400mm,内部剪力墙厚度从底部400mm收缩至顶部200mm。标准层连梁高度为45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600×600。剪力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从底部C60减小至顶部的C45。标准层楼面采用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楼面,其中1~7层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余楼层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建筑效果图及计算模型见图1,标准层平面布置图见图2。

2  计算模型

2.1计算假定

  采用PERFORM-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不考虑楼板对梁的刚度贡献,连梁刚度不折减;暗柱钢筋采用箱形钢柱模拟;无大开洞楼板的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由于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当一片主要墙肢出现剪切破坏时,将导致结构局部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为方便判断和比较,本文假定当出现剪切破坏的剪力墙剪力占本楼层总剪力的20%以上时,判断结构整体出现剪切破坏。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附录C提供的混凝土和钢筋本构关系,在弹塑性分析中,混凝土材料仅考虑受压,不考虑受拉;钢筋和型钢选用三折线型本构关系,并且不考虑材料的强度损失。钢筋和型钢本构关系、混凝土本构关系如图3,4所示。图3,4中y点表示材料屈服,由钢材强度标准值或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Y)控制;U点表示材料达到最大强度,由钢材极限强度标准值或混凝土强度标准值(FU)控制;L点表示材料开始失效;R点表示材料失效后强度达到最低点并进入平台段;X点表示材料完全失效;DY,Du,DL,DR和DX分别是控制点Y,U,L,R和X对应的应变。图5为墙单元剪切破坏本构关系,图5中U点表示材料达到极限抗剪强度,R点表示材料失效后强度达到最低点并进入平台段,X点表示材料完全失效,Fu为极限抗剪强度,Du,DR和DX分别是控制点U,R,X对应的应变。一般来说,结构的损坏程度分为以下4个阶段:正常使用阶段、10阶段(可立即使用)、LS阶段(生命安全)和CP阶段(建筑物不倒塌)。

  梁、柱构件根据实际配筋设置弹塑性纤维截面,在杆构件端部各设置0. 05倍杆件长度的纤维截面单元,其他区域为弹性截面单元。由于转换梁的跨高比较小,为监测其在大震作用下是否会发展成剪切脆性破坏,在其纤维模型两端设置剪切铰。剪力墙单元沿布置方向平均划分纤维并在剪力墙两端设置暗柱。

2.2加载和地震波信息

  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时,分两步进行加载:1)D(恒载)+0. 5/(活载)静力计算,由结构所受的静力荷载计算结构的初始位移、应力和损伤;2)初始构件的内力与变形取静力计算结果,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响应计算。

  考虑到结构存在较多的转换构件,部分剪力墙落于转换梁端部,转换构件的受力比较复杂,在动力弹塑性分析中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大震作用时,主方向、次方向、竖向三向地震峰值加速度比例为1:0. 85:0.65,主方向的峰值加速度取220 cm/s2。由于760方向为结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故分别以00,760和900方向为主方向对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地震波时程曲线如图6所示,其中00,760和900方向表示地震作用方向与X向的最小夹角分别为00,760和900。

3  动力弹塑性分析

3.1结构方案

  图7为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的立面图,其中转换梁方案力的传递是由剪力墙传到转换梁上,再由转换梁传到框支柱上,转换梁截面尺寸为1 500 x3 000(内置型钢截面为H2 500×800×40×50),框支柱截面尺寸为1 800 x2 800(内置型钢截面为十字形1 400 x900×40×50),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 200 x1 400,1 000 x1 400,核心筒外围剪力墙厚度从底部的650mm收缩至顶部的400mm,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厚度、梁截面尺寸和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见第1节。转换斜墙方案力的传递是由斜墙直接传递到框支柱上,梁截面尺寸为800×2 000(内置型钢截面为H1 400×500×30×40),框支柱截面尺寸从底部1 800 x1 800(内置型钢截面为十字形1  400×600×40×50)收缩至1 600×1 600(内置型钢截面为十字形1  200×500×40×50),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 200 x1400,1 000×1 400,800 x1 200,核心筒剪力墙厚度、梁截面尺寸和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见第1节。

3.2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表1为转换梁方案与转换斜墙方案的周期、质量对比。可以看出,两个方案的质量非常接近,仅相差0. 6%,但是转换斜墙方案比转换梁方案的周期小10 %左右,说明转换斜墙方案比转换梁方案的结构整体刚度大。

  大震作用下主方向计算结果见表2,其中00方向最大基底剪力表示以0 0方向为主方向进行大震作用时00方向对应的最大基底剪力,其余同。从表2可知:

  (1)3条地震波作用下,转换梁方案0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67,76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24,90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36,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简称高规)第3.7.5条规定;转换斜墙方案0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62,76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46,900方向层间位移角包络值为1/139,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满足高规第3.7.5条规定。

  (2)3条地震波作用下,相比转换梁方案,转换斜墙方案在00方向的最大基底剪力变化没有规律,而在760和900方向的最大基底剪力均减小,特别是760方向的最大基底剪力减小明显,原因是转换斜墙方案的斜墙长度沿结构竖向从高到低逐渐减小,框支柱截面明显减小,见图7(b),使结构转换层以下刚度和质量减小,导致结构底部地震力减小。由于转换斜墙主要加在79 0方向(图2),相比转换梁方案,接近于790方向的760和900方向的转换斜墙方案底部地震力减小明显。

  (3)转换斜墙方案00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比转换梁方案的略大,而760和900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比转换梁方案的小,特别是76。方向,这与最大基底剪力的规律基本一致。

  (4)转换斜墙方案00,760和900方向的最大楼层位移均比转换梁方案小,这是由于转换梁方案在转换层以上的刚度偏弱,并且在大震作用下竖向构件屈服程度较大,导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较大。

3.3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

  限于篇幅,以下主要列出天然波1作用下以00,760和900方向为主方向输入地震波时,结构的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结果。

  (1)图8—10分别为以00,760和900方向为主方向对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时,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的楼层剪力。转换斜墙方案00方向中间楼层剪力较小,而底部较大,规律性不明显;760方向15层及以下楼层剪力相比转换梁方案减小5% N10%;900方向20层及以下楼层剪力相比转换梁方案减小5% N15%。

  (2)图11~13分别为以00,760和900方向为主方向对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时,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的层间位移角。转换斜墙方案中下部楼层00方向层间位移角较大,而顶部较小,原因是转换斜墙方案底部的刚度小,所以变形大,而转换层以上由于采用转换斜墙,斜墙直接与框支柱连接,使转换层以上结构的竖向刚度和水平刚度较大,所以变形变小;转换斜墙方案中上部楼层760和900方向层间位移角较小,底部层间位移角略大,原因是转换层以下结构底部刚度较小,但由于转换层的刚度提高,使中上部楼层的变形减小。

  (3)两个方案在6层均出现比较明显的层间位移角突变,特别是760和900方向,原因是6层为转换层,即使采用转换斜墙过渡,也存在一定的刚度突变。

3.4构件耗能情况

  由于转换斜墙方案在天然波1作用下以900方向为主方向输入地震波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最大,限于篇幅,以下主要列出天然波1作用下以900方向为主方向输入地震波时,结构的构件耗能结果。

  表3为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构件塑性耗能。从表3可以看出,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梁构件耗能比例达90%左右,原因是由于标准层连梁和框架梁高度偏小,分别只有450mm和600mm,部分框架梁和连梁过早出现了屈服。转换梁方案比转换斜墙方案的墙构件耗能比例高,因为转换梁方案刚度突变比较严重,框支墙的损伤范围较大。3.5构件损伤情况

  由于结构在天然波1作用下900方向的层间位移角最大,以下主要列出天然波1作用下以90。方向为主方向输入地震波时,结构的构件损伤结果。

  (1)框架柱屈服情况

  由两个方案的框架柱损伤结果可以得出,转换斜墙方案底部2层部分钢筋混凝土柱钢筋出现屈服,但屈服程度不大,位于LS阶段,其他框架柱构件均未出现屈服,框支柱在大震作用下也未出现屈服,说明框支柱具有足够的强度。

  从图14框支柱拉应变时程曲线可知,转换梁方案的框支柱拉应变比转换斜墙方案的大4倍左右,说明转换斜墙方案对框支柱比较有利。

  (2)梁屈服情况

  由两个方案的梁构件损伤结果可以得出,两个方案连梁出现大范围的破坏或屈服,原因是连梁截面较小,在大震作用下过早出现屈服,而外框梁只有个别位置出现屈服,屈服范围较小。转换斜墙方案的框架梁的损伤范围和程度比转换梁方案大,原因是转换斜墙方案的剪力墙损伤程度有所减小,使框架梁损伤比例有所增大。两个方案的转换梁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屈服,其中转换梁方案的转换梁弯曲屈服范围较大,部分转换梁位于LS阶段,转换斜墙方案的转换梁弯曲屈服范围较小,部分转换梁位于IO阶段;两个方案的转换梁剪切工作状态均未出现屈服,即在大震作用下转换梁未发生剪切破坏。

  从表4中转换梁轴力可知,转换梁方案比转换斜墙方案的转换梁轴力大0.8倍左右,说明转换斜墙方案的转换梁轴力相对较小。

  (3)剪力墙损伤情况

  从图15剪力墙混凝土受压IO状态结果可以得出,剪力墙受压损伤集中在1~3层及7~12层核心简的外围剪力墙上,剪力墙的受压损伤程度很小,位于IO阶段,其他位置的剪力墙未出现受压损伤。转换梁方案底部剪力墙受压损伤与转换斜墙方案的比较接近,而7层以上的剪力墙损伤程度明显比转换斜墙方案的大,其中转换梁方案在7~12层大部分剪力墙出现10状态的受压损伤,转换斜墙方案仅在7~9层个别剪力墙出现10状态的受压损伤,原因是转换斜墙方案的刚度突变程度不大,转换斜墙直接搭接在框支柱上,竖向变形和刚度突变程度较小。

  大震作用下转换梁方案的框支剪力墙出现剪切破坏(图16(a)),而转换斜墙方案框支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未出现剪切破坏(图16(b)),避免了由于刚度突变使斜墙过早出现破坏。

4  结论

  (1)垂直斜墙布置方向,转换斜墙方案相比转换梁方案的基底剪力和变形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接近斜墙布置方向,转换斜墙方案比转换梁方案的基底剪力和变形小,原因是转换斜墙方案的斜墙长度沿结构竖向从高到低逐渐减小,框支柱截面明显减小,使结构转换层以下刚度和质量减小,导致结构底部地震力小,而转换层以上则刚度提高,使结构中上部变形小。

  (2)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在6层均出现比较明显的层间位移角突变,特别是760和900方向,原因是6层为转换层,但采用转换斜墙方案比转换梁方案的层间位移角突变程度小。

  (3)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的转换梁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屈服,其中转换梁方案比转换斜墙方案的转换梁轴力增大0.8倍左右,说明转换斜墙方案使转换梁的轴力明显减小。两个方案的转换梁均未发生剪切破坏。

  (4)转换梁方案和转换斜墙方案在大震作用下局部框架柱出现屈服,屈服程度不大,位于LS阶段,大部分框架柱均未出现屈服。框支柱在大震作用下未出现屈服,说明框支柱具有足够的强度。转换梁方案比转换斜墙方案的框支柱的拉应变增大4倍,说明转换斜墙方案使框支柱的拉应变明显减小。

  (5)在大震作用下,转换梁方案比转换斜墙方案的剪力墙受压损伤范围大。两个方案的剪力墙受压损伤均集中在1~3层及7~12层核心筒的外围剪力墙上,剪力墙的受压损伤程度很小,位于IO阶段。转换梁方案的框支剪力墙出现剪切破坏,而框支剪力墙通过斜墙过渡,在大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未出现剪切破坏,避免了由于刚度突变使斜墙过早出现破坏,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综上所述,由于转换斜墙方案具有减小刚度突变、减小结构竖向变形、在大震作用下避免了由于刚度突变使斜墙过早出现破坏等优势,本工程最终采用转换斜墙方案进行设计。

 5

摘要]华强金廊城市广场(一期)3#楼为框架一双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支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6层为转换层。采用PERFORM.3D软件对华强金廊城市广场(一期)3#楼超高层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转换梁方案和转换 斜墙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构件耗能和构件损伤等计算结果得出,转换梁方案的框支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出现剪切破坏,转换框架的屈服程度和范围较大;转换斜墙方案的斜墙在大震作用下未出现剪切破坏,避免了由于刚度突变使斜墙过早出现破坏,转换框架的屈服程度和范围较小,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关键字:

上一篇:浅析湖北省霾日数气候特征及夏季典型霾过程气象因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行业资讯月点击排行

展会信息月点击排行

招商信息月点击排行

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安装信息网 www.36qy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