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晓敏
在引发剂KPS作用下,通过果胶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笔者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结构特征,并以其为原料,制备结肠靶向骨架片,考察了给药体系的体外释药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乙醇溶液(配制),浓度为2.0 mol/L;过硫酸钾(KPS)水溶液(配制),浓度为0.2 mol/L;人工模拟结肠溶液;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
1.2主要仪器设备
QM-3SP04行星式球磨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TDP -120型单冲压片机,泰州市第三制药机械厂生产;Nexus 47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立仪器公司生产;Bruker AV 600核磁共振仪,瑞士布鲁克拜厄斯宾有限公司生产;Netzsch DSC200PC差式扫描量热仪,德国耐驰仪器公司生产;Hitachi S -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生产;NDJ -79旋转粘度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溶出度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3 实验方法
1.3.1PT -BM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在引发剂KPS作用下制备PT -BMA接枝共聚物。配制浓度为0.2 mol/L的KPS水溶液和浓度为2 mol/L的BMA乙醇溶液。称取0.5 g果胶于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胀。然后在反应器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并搅拌至反应体系均一。在N2保护下边搅拌边加入KPS(1、2、3、4、5 mL)和BMA(1、2、3、4、5、6、7、8 mL)。在恒温(40、50、60、70、80℃)介质中密闭反应一段时间(1、2、3、4、5 h)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沉淀。沉淀一段时间后对聚合物进行抽滤分离,干燥后得粗接枝聚合物。再以丙酮抽提12 h除均聚物,5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PT -BMA,PT -BMA接枝率(G%)为:
式中,m1、m2分别是改性前与改性后果胶的质量,g。
1.3.2表面形貌观察( SEM)
利用SEM观察PT -BMA接枝共聚物的表面形貌。称取等量的不同样品,分别在放大率为200×和15 000×下拍摄显微照片,操作步骤与Meneguin等所述方法相似并稍加修改,将样品用双面胶粘在平板上,在样品表面镀金,然后,在加速电压为10 kV下进行观察,记录。
1.3.3 红外光谱检测
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检测果胶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聚合作用。方法与Prezotti等所述方法相似,将不同样品与溴化钾粉末充分混合(质量比为1:100),置于玛瑙研钵中2—5 min,再灌注于单冲压片机中压片,将样品薄片置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上测试。扫描波数范围为4 000—650 cm-1,分辨率为4 cm-1。
1.3.4核磁共振分析
取等量PT -BMAO和PT -BMA4的样品,分别用水溶解,用超导核磁共振谱仪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测定。高分辨率的IHNMR光谱被记录在超导核磁共振谱仪上,被测样品的制备按照Zheng等所述方法并加以修改,原果胶和接枝过的共聚物溶解在去离子水中,为了改变与重氢结合的不稳定质子,将溶液冷冻和解冻3次,在330 K记录他们的谱图。
1.3.5 PT -BMA接枝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1) DSC分析
选取PT -BMAO、PT -BMA2、PT -BMA4样品,用差示分析仪(Netzsch DSC200PC,德国)测定其热力学参数,以空白铝坩埚作参比,温度范围为20~350℃,升温速率为10 K/min,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在氮气流量为50 mL/min下测定。此方法在Prezotti FG基础上加以修改。
(2)水溶性、黏度的测定
溶解性以溶于水的质量分数来考察,SM计算式为:
式中,W为测试样品的质量,g;Wl为离心管的质量,g;W2为离心后的湿基沉淀和离心管的质量,g;W3为W2干燥后的质量,g。
取BMA乙醇溶液1、2、3、4 mL所制备PT -BMA共聚物(1号样品PT -BMA 1、2号样品PT -BMA 2、3号样品PT -BMA 3、4号样品PT -BMA 4)各0.5 g,测定其在不同pH中的水溶性、黏度。不同的样品置于100 mL带盖离心管中混匀,加入50 mL人工模拟结肠液,置于37℃的摇床中,2h后离心(4 000 r/min,15 min),上清液保留测黏度,离心管和湿基残留物置于60cC烘箱中烘干,称重,按式(2)测其溶解性,取样时间分别为4h和12 h。
1.3.6 骨架片的制备
骨架片的制备与Newton'181所述方法相似并加以修改。取果胶、粘合剂(MC、EC、CMC、PVP总质量一定,果胶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5:1、4:2、3:3、2:4)、钙盐(CaCl2、CaS04)和BSA(固定骨架片中其他成分,BSA质量分别为0.004、0.008、0.012 g)按处方共混后,用2 0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制成软材,过40目筛,于50qC干燥2h,再过40目筛,与适量硬脂酸镁(总质量的10_10~2%)混匀后压片(压片压力为6、8 kgmm2和10 kg/mm2),制备成果胶载药骨架片。
1.3.7骨架片中BSA的体外释放研究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第一法测定。将不同处方制备的果胶基骨架片置于500 mL的人工模拟缓冲液中,温度为(37.5±0.5)℃,调节转速为100 r/min。每小时取样1次,30 s内完成取样和补充等体积同温释放溶液。样液经0.8 um微孔滤膜过滤,以释放溶液作参比溶液,用最大吸收波长279 nm测定吸光度。各时间点校正后的累积溶出BSA百分数为:
式中,An为各时间采样点的药物溶出度;V1为各时间点的固定采样体积,mL;V2为溶出介质的体积,mL。
2结果与讨论
2,1 PT-BM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50℃时,果胶一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接枝率最高,因此,以下操作均在50C下进行。
在果胶原样质量为0.5 g,乙醇与水的体积各50 mL,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考察了BMA乙醇溶液体积、KPS溶液体积、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PT -BMA共聚物接枝率随反应时间增大而增加,反应4h后接枝率下降。遵循一般的自由基反应规律,在1—4 h内,引发剂KPS使分子共价键断裂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反应体系中的BMA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自由基,呈链式反应。反应一段时间,体系中的BMA单体和果胶骨架接枝位点减少,增大了自由基之间的相互结合,降低了体系的反应速度,当链终止速度等于链引发速度时,聚合物质量无明显变化。反应4h后接枝率降低是因为部分果胶分子逐步降解,果胶接枝链增长对活性位点有位阻效应,BMA单体不能顺利接枝。故选择反应时间为4h。
从图1可知,KPS体积在2 mL前,PT -BMA共聚物接枝率随KPS体积的增加而减小;当KPS体积在2—4 mL时,共聚物接枝率随KPS体积的增大迅速增大;当KPS体积超过4 mL时,PT -BMA共聚物接枝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起始低浓度的引发剂只能引发少量的共价键均裂。KPS体积超过4 mL时,果胶分子上的活性位点数不再增加,而新的活性位点从BMA单体上产生,增强了BMA单体的均聚反应,PT -BMA共聚物接枝率降低。因此选择KPS体积为4 mL。
从图1可知,PT -BMA共聚物接枝率随BMA体积的增大而增大,4 mL时增大速度最快,当体积大于6 mL时,接枝率降低。这是因为,一定范围内BMA单体浓度增加,增大了PT -BMA共聚物接枝反应速率和BMA单体之间的均聚反应速率,共聚速率大于均聚速率。当BMA单体浓度过高时,BMA单体均聚反应速度大于共聚速度,故BMA单体体积采用4 mL。综上所述,最佳条件为,温度为50℃,BMA乙醇溶液体积为4 mL,KPS体积为4 mL。
2.2 SEM分析
选取PT -BMA 0、PT -BMA 2、PT -BMA 4的果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b)、图2(e)中可知,PT -BMA分子表面有大量尺寸较均一的孔洞,部分孔洞黏附有条棍状颗粒,这是由于在于燥过程中,聚合分子收缩的缘故。BMA均聚形成BMA长侧链相互交联,表观上形成大量大小不均一的孔隙,原因是分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多糖聚合反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改变他们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形态。与图2(b)、图2(e)相比,图2(f)中看到大量的孔隙,孔隙上面附着大量的由条状颗粒连结的突起。这是由于BMA接枝度的增大,破坏了果胶分子的空间构型,使PT -BMA更为松散,与文献[15]中所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且BMA单体浓度的增大能产生大量自由基,更易发生共聚和均聚反应,从而形成分子质量大的长链,表观上为条状颗粒连接的突起出现。
2.3红外光谱检测
对PT -BMA 0、PT -BMA 2、PT -BMA 4的果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3种PT -BMA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包含多糖类分子在3 800—3 200 cm一处的O-H键的伸缩振动强宽峰和l 200—1 000 cm-1处的C-O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宽峰。PT -BMA是果胶分子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产物,因此PT -BMA有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特征红外吸收峰。甲基丙烯酸丁酯为不饱和酯,其特征红外吸收峰有酯基中的C-0伸缩振动(vc=o)和C-O单键伸缩振动峰( vc-o)。酯基中vc=o峰位于1 740 cm-1附近,而不饱和酯分子中的Av在1 725 cm-1左右,且酯基中y C-0峰在1 300—1 000 cm。1呈宽而强的双吸收峰,峰强度略强于酯中的vc=o峰。由于不饱和酯分子中vc=o峰分别出现在1 726. 82 cm-1( PT-BMA 2)和1727. 50 cm-1(PT -BMA 4)处,酯基中jt)c-0双峰与1146—1 100 cm-1处的糖苷键C-O-C非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合频,所以在图谱中没有新的吸收峰,以上说明,BMA接枝上果胶分子。与文献[21]中的报道相似。
2.4核磁共振分析
选取PT -BMA 0和PT -BMA 4的果胶进行核磁共振氢谱(lHNMR)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在4.8~4.9 ppm处的峰为半乳糖醛酸的H一1,4.0~4.1 ppm处的峰为残余半乳糖醛酸H -2,H-3和H-4分别在3.7 ppm和3.6 ppm的位置,4.5~4.6 ppm处是残余半乳糖醛酸的H-5。由图4(a)、图4(b)的对比可知,PT-BMA中的氢均向低场发生化学位移。果胶多糖中的杂多糖种类多,单糖之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以及侧链的不同,使果胶多糖结构复杂,鉴定困难。BMA单体分子中的-CH,、-CH2-和-OCH2-的质子吸收峰与果胶多糖分子中大量的-CH3、-CH,一和-OCH,质子吸收峰重合。果胶原样在化学位移为3. 56 ppm处的质子振动峰在PT -BMA氢谱中消失,这说明果胶分子骨架C2处的H受BMA侧链接入的影响。由此可知,BMA成功接枝上果胶分子。
2.5热稳定性( DSC)
选取PT -BMA 0、PT -BMA 2、PT -BMA 4的果胶进行DSC测试,结果如图5、图6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果胶经BMA接枝处理后峰面积变化不明显,PT -BMA 0在32. 4CC和160~170 ℃出现了热吸收峰,而PT -BMA 2、PT -BMA 4均没出现,这说明BMA接枝处理后,由于聚合作用使果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Newton指出,热力学特征的变化表示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100℃吸热主要是果胶链的聚合作用,242℃放热因为聚合物的降解。从图6中可以看出,PT -BMA样品的To。、Tp和To均小于果胶原样,反应热焓大于果胶原样,其具体热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这是因为PT -BMA的热稳定性取决于键能,BMA中含有较多能形成自由基的叔碳,增加了聚合物的稳定性,组装成了新的网状结构,但当PT -BMA中BMA质量分数很高时,PT -BMA的大分子键容易断裂,热稳定性降低。
2.6 BMA质量分数对PT -BMA共聚物水溶性、黏度的影响
不同pH条件下,不同样品对水溶性、黏度的影响如图7所示。
由图7可以看出,样品在不同pH缓冲液的水溶性和溶液黏度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减小。PT -BMA聚合物在pH 6.8缓冲液的水溶性高于pH 7.4缓冲液中的水溶性,且pH 6.8缓冲溶液中的黏度大于pH 7.4缓冲液中的黏度。这是因为在pH 6.8接近中性的缓冲溶液中,游离羧酸成盐而增大了颗粒的水溶性,PT -BMA颗粒表面结构呈蜂窝状,PT -BMA聚合物能充分地伸展。在pH 7.4弱碱性缓冲溶液中,游离羧酸浓度降低,PT -BMA聚合物疏水性增强而降低了水溶性,因而水溶性低于pH 6.8的缓冲溶液。
2.7骨架片的制备
制备的骨架片如图8所示。
3结论
制备果胶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为:KPS浓度为0.008 mol/L,BMA的浓度为0. 14 mol/L,温度为50C,时间为4h,接枝率可达284. 87%。共聚物的疏水性提高,热焓增大,为果胶作为结肠靶向载体材料提供依据。释药性能结果表明,0. 025 g PT -BMA 3、0.006 g BSA、0.025 g甲基纤维素与0. 001 g硬脂酸镁在8 kg/ITim2的压片压力下制备的骨架片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和生物降解性。
4摘要:果胶一甲基丙烯酸丁酯在引发剂KPS的作用下接枝共聚,疏水性提高,为研究和开发新型结肠靶向载体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考察了共聚物的制备条件、物化特性和结构特征,制备了结肠靶向骨架片,评价了其释药性能。结果表明,果胶在KPS浓度为0.008 mol/L,BMA浓度为0.14 mol/L,温度为50℃和反应时间为4h条件下的接枝率最高,可达284. 87%。DSC表明,果胶与BMA接枝共聚后热稳定性降低,热焓增大;不同pH缓冲液的水溶性和溶液黏度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减小。SEM表明,PT -BMA颗粒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同时有颗粒连接的突起。FT -IR、1HNMR结果表明,疏水单体BMA成功接枝到果胶分子。PT -BMA骨架片的制备条件为:PT -BMA3为0.025 g,BSA为0.006 g,甲基纤维素为0.025 g,硬脂酸镁为0.001 g,压片压力为8 kqmm2。此时骨架片的结肠释药性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