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
本文拟在避险理论分析和避险行为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隋景一应对”理论,探索构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避险模式与避险准备系统。
1 理论基础与调查研究
1.1 理论分析
1)应急管理阶段。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阶段的划分是界定避险响应过程、指导避险准备规划的基础技术依据。根据突发地质灾害的生命周期与分期应对的特点,可将应急避险管理分为监测、响应和恢复3个阶段(表2)。在监测阶段,通过对地质灾害风险的调查识别,进行避险准备与动态优化,并因地因时制宜建立避险启动决策判据;在响应阶段,依据灾害地质体风险的演进动态及其后果,实施具体的避险行动与临机权变决策;在恢复阶段,
侧重于对避险状态结束的判定,以及避险前状态重置与优化。
2)有限传播时间。滑坡、崩塌或泥石流,均是在重力作用主导下的地质体变形破坏与运移过程,其传播速度是有限的。通过对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变形破坏演化及运移速度的判断,充分利用灾害地质体有限传播和超前预警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避险研判,是应急避险的基本原理。
3)预警响应一体化。预警响应一体化是减少避险时机延误的关键技术保障,包括基于动态风险的多级预警模型和基于覆盖程度的预警信号设计。
1.2调查研究
1)问卷调查。在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的哀牢山地区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采取随机抽样问卷和人户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采集了181个避险个体特征与共性需求样本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避险认知方面,性别和年龄等生理特征对避险成效影响显著。例如,男性比女性较好,25~ 45岁年龄段的要比其他年龄段的避险能力较强,表明妇女、老人和儿童为避险弱势群体。同时,调查又显示出这一群体对以家庭为避险单元的成效影响较大,说明该群体有待进一步挖掘的特殊减灾功能;在避险能力方面,75%的调查对象可在30分钟内完成撤离准备,但普遍缺乏对预警信号的准确解读;在共性需求方面,集中于政府发出的预警告知、固定安置场所的设置和在避险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等。
2)案例统计。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85个典型应急避险案例分析,整理出已有避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3所示。灾情险情群测群防信息和避险主体对持续降雨量及当下降雨强度的经验性认识,是自主避险决策的主要依据;超过半数的案例超前预警时间大于3小时,疏散撤离时间在2小时以内,显示目前预警精度尚低、避险成本还有可降低空间;避险安置以投亲靠友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因为灾害演化后果有别,避险结束的时间差异较大;相应残余风险的不同,避险结束后的居住状态恢复采用返回原住址、就地或异地重建等不同方式。
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2010年8月13日凌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暴雨引发群发性泥石流,3000多人成功避险。避险过程:汶川地震震后排查判定为泥石流高易发区→部分搬迁避让,实施群专结合监测预警→8月12日16:33,政府发布降雨风险预警,进行避险警示→18:00开始下雨,23:40会商研判雨情为数十年未见到的情况、且有加大趋势,发出强制避险指令→23:40启动强制避险转移,集中临时安置→8月13日1:00,多条沟同时爆发泥石流_÷集中过渡安置→异地重建。
案例二,2014年8月9日凌晨,四川省丹巴县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651人成功应急避险。避险过程:前期查明二卡子沟为泥石流高易发性沟谷→不设群测群防监测与预警网络→8月8日16:00,发布强降雨预报,警示进行自我避险准备→8月9日1:58,监测员依据沟内断流、岸坡塌滑等现象,研判泥石流即将爆发,采取敲锣、燃放烟花、拉响手摇报警器等方式发出应急避险信号→按既定路线疏散撤离→02:08,1521名受威胁群众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02:13爆发特大泥石流→恢复重建中。
2 应急避险模式与准备规划
2.1 应急避险模式
依据应急管理各阶段的灾害与避险情景与演化的时间、空间和强度3个维度特性(表4),确定出各阶段的避险目标能力设定为受威胁人员能够避险自救。以自救为导向进行避险响应模式设计。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在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针对案例典型避险情景推演,自上而下逐层细化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基本避险事件的树状结构,构建避险情景演化的逻辑因果关系,寻找避险过程中的隐患节点作为模式设计的核心,将关键节点按照避险情景演化进程串联起来构成图1所示的避险模式。
1)监测。监测是发出避险预警的前置条件,监测网覆盖程度和预警判据准确性是关键点。主要避险任务包括对避险客体(地质灾害风险)的动态评估,避险主体进行自我避险和有组织避险的预判,进行避险准备规划,并跟踪风险演进状态,实施动态预警。
2)响应。避险响应决策取决于对预警信号或避险需求情景的告知。包括应急预警信号接收、认定或当下避险情景的判定,以及避险预案的执行。根据灾害地质演化、风险演进及其分区差异和个体承灾能力的不同,无论是自主决策或者组织决策做出后,尽可能降低避险准备时间。
3)恢复。避险恢复是以避险行动有效性评估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灾害风险消除情况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研判是否结束避险状态,进入恢复阶段。为积累避险经验,尚需根据超前预警、有效撤离、灾害地质体运移、人为延迟和行动速率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总结评估。
2.2应急避险准备
根据全面应急准备的理念,从山地社区或行政村避险能力建设需求出发,依据上述避险模式,建立分阶段避险准备系统(表5)。
2.2.1 监测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1)规划准备。通过区域地质灾害隐患专业调查评价与危险区划定,确定具有避险需求的人员,制定搬迁避让规划并付诸实施;对无法超前避让的群众,预先设定应急避险场所,寻找撤离路径,进行避险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文化建设等。其中,避险物质既包括雨具、交通、通讯等通用物质,在高山峡谷区、大江大河段等特殊地区也应因地制宜考虑修建应急避险码头等专用设施。
2)预警准备。依托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完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重大隐患等监测系统,共享降雨、洪水、地震等信息;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分级预警-响应判据,明确避险准备、自主避险和强制避险等预警信号,提高信号覆盖程度。
2.2.2响应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1)预案准备。根据自下而上的就近响应、先期处置和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体系,分政府预案、社区预案和家庭方案,建立自上而下避险预案体系。其中,政府避险预案宜作为地质灾害专项预案的独立章节,衔接预防预警,注重分级避险责任、行动规划、行动保障与援助机制;社区预案针对隐患点,逐点明确避险范围、安置场所及具体撤离路径;家庭避险方案实则为广而告之的方式进行避险技能培养。
2)演练准备。避险演练是落实避险预案执行力的具体措施,也是检验和优化避险预案的方法社区演练主要为避险实战能力;乡镇、县级政府演练则为以避险协调与保障为主的桌面推演。
3)援助准备。受监测网覆盖程度和降雨预报精度限制,许多短时局地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激增,往往难以及时给出专业的预警信息,为此,需要自主感知与决策。为解决个体避险能力的差异,应进行自救互救技能宣传教育,并设置避险引导、制定弱势帮扶措施。灾害地质体失稳破坏属于小概率事件,人们的侥幸心理极易造成在避险疏散决策上的迟缓现象,需要进行特定情境下的强制性避险义务宣传。
2.2.3 恢复准备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制定避险成效评估办法。针对返回原住址、原址重建和异地重建等不同的恢复重置情景,进行重建用地储备、重建政策准备和救助资金准备。
3结论与讨论
群测群防是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道路。实践表明,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应急避险是保障受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的重要群测群防措施。由于受到多种条件限制,长期以来避险准备不足,缺乏学理支撑,影响到减灾成效。文中首次构建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避险模式,并提出由规划、预案、演练、预警、援助和恢复等构成的分阶段避险准备系统,以期有助于理论研究和应急实践。
4摘要:
在地质灾害防治实践中,中国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群测群防道路。其中,临灾避险是重要的减灾措施之一。由于尚存在着预警与响应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临灾避险的学理基础薄弱和应急避险准备不足等问题,避险成效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情景一应对”理论、有限传播时间原理、应急管理阶段的划分和对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通过情景故障推演,首次构建了应急响应的避险模式。并依据现代应急准备理念,结合山地社区避险目标能力建设需求,提出由规划、预案、演练、预警、援助和恢复等构成的避险准备系统。以期有助于避险理论研究和应急避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