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更多

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行业资讯 > 设备资讯


原油进口量激增 青岛港出现“油轮塞港”

2016-04-21 09:30:41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论文网 中国资讯网

尽管青岛港已采取公路和水路多重措施纾解运力,但目前仍旧有10多条油轮在港外逗留无法靠岸。这些油轮承载的,主要是山东地炼企业从海外进口的原油,由于无法卸货,部分地炼企业需向船方支付每日高达数万美元的滞期费。“年后就出现了压船的情况,这个月压的比较厉害。”青岛港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地炼企业的原油进口量激增,今年以来陆续有新租油轮到港,已超出了港口承载能力,目前青岛港外停靠的油轮,每日都在10艘以上。 原油进口量激增   青岛港出现“油轮塞港” 据悉,去年国家向地炼企业开放了原油进口资质和进口原油使用权,允许地炼企业自行从国外进口原油炼制成品油。截至目前,山东已有10家地炼企业获许可从国外进口原油。此外,截至2月底,全省地炼企业获准进口原油使用总量已增至4000多万吨/年。   过去,山东地炼主要使用燃料油或马瑞油炼制成品油,成本较高。而获得进口资质后,各家企业都在积极展开对外贸易。特别是今年2月,14家鲁籍地炼曾联合发起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通过东明石化旗下一家贸易公司共同对外采购原油。   来自青岛海关的数据印证了山东原油进口量的爆炸式增长。据其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山东原油进口量累计达1031万吨,同比增长508.7%,这些原油价值151.7亿元,同比增长303.1%,进口额在全省所有进口项目中位列第四。   进口总量激增,考验了地方港口的承载能力,据了解,山东进口原油主要集中在青岛港和日照港,两口岸均拥有30万吨级油码头。《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披露,载有4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的两艘中国油轮,已在青岛港近海滞留两个月无法入库,原因系港口油罐库存不足,造成油轮无法到岸卸货。   能源机构Energy Aspects披露信息则显示,青岛港2月进口原油创下230万桶/日的纪录高位,3月将再创新高。而根据港口代理及船舶跟踪数据,“油轮塞港”现象已导致青岛港油轮延期卸货天数增加三倍,至20-30天。   上述青岛港负责人表示,从港口方面看,压船不会对港口经营产生压力或负面影响,且随着年内新的油码头投入使用,压船现象将会有效缓解。不过对地炼企业而言情况则不同,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高健介绍,压船造成地炼企业需向船公司缴纳滞纳金,每日价格高达6万美元以上。   有分析机构认为,目前“油轮塞港”情况仍算不上最严重。   据了解,由于地炼企业进口拉动,4月份从西非装船运往中国的油品预计将升至每日114万桶的高位,而目前青岛港与地炼企业间缺少输油管链接,八成原油只能通过卡车运输,因此青岛港短期内很难清空挤压的油轮,为新抵达者腾挪卸货空间。
关键字:

上一篇:Bahri第一季度净利约合1.632亿美元

下一篇:地中海疑似再度发生难民船倾覆事件致400人遇难

行业资讯月点击排行

展会信息月点击排行

招商信息月点击排行

首页 资讯 招标 项目 展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安装信息网 www.36qy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