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电力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突破之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40年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年均增速9.5%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同步书写下自身的发展奇迹。
一、电力供给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书写奇迹的40年。我国的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367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7年的82.71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从2010年起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发展奇迹的背后,是我国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的强力保障和巨大动力。
电力供给能力实现跨越式快速大幅增长。197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712万千瓦,发电量为2565.5亿千瓦时,仅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规模水平。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还不足0.06千瓦和270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仅分别位居世界第八位和第七位。改革开放之初的电力发展规模不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因为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开启了电力建设的大发展,此后经历9年时间,到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第一个1亿千瓦,此后又经历8年时间,到1995年达到2.17亿千瓦。到了1996年,装机容量达到2.4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6年起,每年新增发电装机在1亿千瓦左右。2011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力大国。2015年,我国装机容量达到15.25亿千瓦,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千瓦。
2017年底,我国装机容量达到17.77亿千瓦,发电量64171亿千瓦时,人均发电装机容量1.28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31倍、25倍、21倍。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成为主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力科技水平较为落后,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20万千瓦火电机组,30万千瓦火电机组尚需进口。核电站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外的帮助下建成。40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电源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不仅在装机总量和发电量上是世界大国,而且电力装备业也已全面崛起,并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我国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发电机组。2017年底单机100万千瓦及以上容量等级的火电机组容量占比达到10.2%,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已分别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34.7%和34.5%。在水电方面,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容量机组占水电装机容量近50%。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已成为电源的主力机组,并逐步向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发展。
二、电网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人口居世界首位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电源供应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变电容量、线路回路长度快速增长,电力输送、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电网建设保证了新增17亿千瓦电源并网,满足了新增6万亿千瓦时电量需求。自2009年电网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以来,我国全球第一大电网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我国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维护长度仅为2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为1.26亿千伏安,到2017年底,我国35千伏级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已达到182.6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已达到66.3亿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7.9倍和52.6倍。电网建设保证了新增17亿千瓦电源并网,满足了新增6万亿千瓦时电量需求,支撑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人口位居世界首位。
跨区输电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网主要以相对孤立的省级电网、城市电网为主,省份之间的联系很少,并且很多地区没有电网覆盖。1979年,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与用电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国情,国家先后明确了电力工业发展要走联网道路,要走“西电东送”道路。1989年,第一条±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线路将相距约2000千米的四川与上海联系到一起,拉开了跨区联网的序幕。2011年11月,随着青藏±400千伏联网工程的投运,除台湾外,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资源配置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高压工程建设进一步加速,全国电力联网进一步加强,跨省跨区送电能力得到提升。随着哈郑直流、宾金直流、宁浙直流、锡泰直流、扎青直流等重点工程投产,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交直流工程,2017年跨区跨省输电能力达到1.9亿千瓦。南方电网建成“八交十直”18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通道,送电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
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3亿千瓦。其中,交直流联网跨区输送能力超过1.1亿千瓦,点对网跨区输送能力1334万千瓦。2017年全国跨区输送电量4236亿千瓦时,省间输出电量11300亿千瓦时。
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330千伏,1981年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1989年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入运行。2005年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正式投运。2009年建成投运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荆门),我国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2010年建成投运两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云广、向上),我国又迎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1100千伏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3324千米),年底将建成投运,届时将再创记录。
三、电源结构日趋多元化和清洁化,成为能源转型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电力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思路。整体而言,逐渐由初始的规模导向、粗放式发展过渡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电源投资建设重点向非化石能源方向倾斜,电源结构持续向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化方向迈进,形成了水火互济、风光核气生并举的电源格局,多项指标世界第一,综合实力举世瞩目。
电力投资结构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高。2017年,太阳能、风电、核电、水电、火电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比重为9.8%、23.5%、15.7%、21.4%、29.6%。火电及其煤电投资规模大幅下降,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2017年,国家大力推进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取得成效,全年燃煤发电投资706亿元,带动火电投资同比下降23.4%。
电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电源构成仅有火电与水电,结构较为单一,其中火电3984万千瓦,占比69.7%,水电1728万千瓦,占比30.3%。清洁能源发电量也只有水电的446亿千瓦时。其他清洁能源则从零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的电源结构已形成水火互济、风光核气生并举的格局。截至2017年底,全国火电装机11亿千瓦(其中煤电9.8亿千瓦),在全国装机中占比62.2%;水电装机3.4亿千瓦,占比19.3%;核电装机3582万千瓦,占比2.0%;风电装机1.63亿千瓦,占比9.2%;太阳能发电装机1.29亿千瓦,占比7.3%。
水电长期领先,综合实力举世瞩目。我国水电发展起步较早,并长期在世界水电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2004年,以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组投产为标志,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2010年,以小湾水电站4号机组为标志,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2012年,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此后,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一系列巨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2017年,中国水力发电装机3.41亿千瓦,发电量1.1945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到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发电量的26.9%和28.5%。
风光核后来居上,多项指标世界第一。2000年时,我国风电装机仅有30多万千瓦,2010年则突破4000万千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5年2月,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安装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用核电机组达38台,装机容量约3700万千瓦;在建18台,装机容量约21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和在建容量分列世界第四和世界第一。1983年,总装机10千瓦的我国第一座光伏电站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岔乡诞生。近几年光伏发电加速发展,光伏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计划和分布式光伏全面启动,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由政策驱使逐步转向市场化,装机容量实现爆发式增长。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从2013年开始连续居于世界首位,并于2015年超越德国成为累计装机全球第一。
四、电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大气污染防治及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将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目标。40年来,电力行业持续致力于发输电技术以及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目前煤电机组发电效率、资源利用水平、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能效水平持续提高。1978年全国供电煤耗471克/千瓦时,电网线损率为9.64%,厂用电率6.61%。改革开放以来,受技术进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占比提升和煤电改造升级等多因素影响,供电标准煤耗持续下降。截至2017年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9克/千瓦时,比1978年降低162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水平持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电网线损率6.48%,比1978年降低3.16个百分点,居同等供电负荷密度国家先进水平;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4.8%,比1978年降低1.81个百分点。
电力环境保护基础建设与改造全覆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980年,我国火电厂粉尘排放量为398.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45万吨。1990年,电力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物排放量为362.8万吨、417万吨、228.7万吨。改革开放40年来,电力行业严格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各项法规政策要求,火电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国燃煤电厂100%实现脱硫后排放,已投运火电厂机组92.3%实现烟气脱硝,全国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比重超过70%。
电力排放绩效显著优化。2017年,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26万吨、120万吨和114万吨,分别比1990年下降336万吨、297万吨和114.7万吨,在全国火电装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总排放量显著下降。目前,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0.06、0.26和0.25克/千瓦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2017年,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44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19.5%。2006~2017年的10年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3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40年来,电力行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突出贡献。
五、电力科技不断创新超越,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实现了科技实力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40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能源科技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电力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支撑。目前,我国多项自主关键技术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火电技术不断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效、清洁、低碳火电技术不断创新,相关技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火电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作出贡献。超超临界机组实现自主开发,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大型IGCC、大型褐煤锅炉已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研发和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顺利推进。燃气轮机设计体系基本建立,初温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开始投入应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已在2017年开展试点工作。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显著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水电、光伏、风电、核电等产业化技术和关键设备与世界发展同步。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挺进到世界一流,特别是在核心的坝工技术和水电设备研制领域,形成了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高水平整合能力。风电已经形成了大容量风电机组整机设计体系和较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技术体系。规模化光伏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核电已经从最初的完全靠技术引进,到如今以福清5号机组和防城港3号机组为代表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四代核电技术、模块化小型堆、海洋核动力平台、先进核燃料与循环技术取得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得到持续发展。
电网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我们运行着全球最大的电网,使之成为我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电网的总体装备和运维水平处于国际前列。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引领地位,掌握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已建成多个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智能变电站全面推广,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取得重要进展,电力电子器件、储能技术、超导输电获得长足进步。
前沿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的融合正在成为新的科技创新方向。当前,发电技术、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化,大数据、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的融合正在成为新的科技创新方向,以互联网融合关键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电力生产走向智能化。我国已开展新能源微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型储能电站等示范项目建设,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
六、电力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壮大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线的缩影,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企业由少到多、由弱变强,有效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40年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中,我国电力企业攻坚克难勇于变革,一路发展壮大,在规模、能力、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纪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满怀信心“走出去”,电力企业的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电力发展成就的醒目标志。
电力企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企业经过了集资融资、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厂网分开、配售分开的多轮改革洗礼。通过改革和资产重组、企业再造、管理创新,电力企业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逐步建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00年7月,国家电力公司首次入选美国《财富》世界500强。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榜单中,我国20余家电力企业上榜。其中国家电网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489亿美元,自2016年起营收规模排名保持世界第二位。我国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电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在保证自身安全效益、优质服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时,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三农”、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发挥了国有企业“六个力量”重要作用。2006年3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对外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8月29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五大发电集团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此后,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南方电网等也陆续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40年来,电力企业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七、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激发电力行业及社会经济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促使国家创新创业焕发无限活力,也是推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4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经历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厂网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垄断行业走向竞争、迈向市场化的一种探索。电力领域每一次改革,都为电力行业以及社会经济激发出无穷活力,产生深远影响。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且效率低下。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电力短缺以适应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以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正式开工兴建为标志,拉开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序幕。此轮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通过集资办电、利用外资办电、征收每千瓦时2分钱电力建设资金交由地方政府办电等措施,吸引了大量非中央政府投资主体进行电力投资,打破了政府独家投资办电的格局,促进了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次改革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电源投资资金来源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电力特别是电源的发展。1978年,全国电力装机只有5712万千瓦,到2001年底,全国各类电力装机已经达到33849万千瓦。同时,从1988年到200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按照公司化原则、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思路,我国电力行业逐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并颁布实施了《电力法》,确立了电力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
厂网分开改革形成电源市场化竞争格局。2002年,国务院出台5号文件,明确按照“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原则,将原国家电力公司一分为七,成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家电网公司和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五家发电集团,以及四家辅业集团公司。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和相应的改革措施,改进了电力项目投资审批制度。在东北、华东、南方地区开展了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厂网分开后,电源企业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这期间无论是电源建设规模,还是电网建设规模,都达到过去几十年来电力建设的顶峰。
新电改加快推动电力交易市场化。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件)印发,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当年,六个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随后各项改革试点工作迅速推进。截至2017年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扩至22家;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已覆盖全部省级电网;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售电侧改革试点在全国达到10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则达到195个,注册登记的售电公司超过1万家;交易中心组建工作基本完成,组建北京、广州两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和32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启程,八个地区被选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
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跨省跨区竞价交易、售电侧零售等具有市场化特质的电量交易已初具规模,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日益提高,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新电改历时3年,完成各省级电网(西藏除外)输配电价核定,核定后全国输配电价较原购销价差降低1分/千瓦时,核减32个省级电网准许收入约480亿元。2016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2017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1.6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6%,为工商企业减少电费支出603亿元。
八、电力就业岗位持续增长,为社会民生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和人才活力不足局面。40年来,电力行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持续增长,为社会民生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在“人才强企”战略的引领下,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正是这支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队伍,创造了电力事业40年的辉煌成就。
电力就业岗位持续增长。电力职工队伍是伴随电力工业的发展而成长壮大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电力工业发展落后,电力职工队伍的成长也较为缓慢。1978年,全国电力工业职工总数为96.97万人,其中发电企业25.45万人,供电企业19.53万人。而到了2017年底,据中电联统计,仅国家电网公司等16家大型电力企业(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供电企业共6238家,电力建设企业326家),职工总数达215.99万人,较1978年增加119.02万人。
电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提升。改革开放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水平普遍不高,学历较低,高素质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极其短缺。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各级电力工业主管部门极为重视培养各类电力专业人才,除在高等院校设立电力专业外,还专门创办电力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为电力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到1990年末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77万人。近年来,各电力企业加强实施人才战略,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更快提升。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等16家大型电力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44.8%;生产技能人员是电力职工队伍的主力军,占职工人数比重达52.9%;中级及以上职称等级人员比重达44.3%。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正在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的实施,我国电力人才结构展现新局面,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电力领域的高层次战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传统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中形成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电力行业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正在成为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力量。
九、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后共计有7亿多人脱贫。电力不仅支撑了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满足了城市的消费,还大力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40年来,通过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大力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和动力电全覆盖、加大电力扶贫工作力度,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人均用电量达4550千瓦时,约是1978年的16倍,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40年来,电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社会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全面解决我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农村电气化水平极低,从1982年起,随着“自建、自管、自用”和“以电养电”等政策的实施,全国农村电气化建设有序推进。1983年、1990年、1996年,国家先后组织了三批共600个农村水电初级化试点县建设。1996年,全国有14个省(市区)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截至2012年底,全国还有273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偏远地区。国家能源局审时度势,于2013年正式启动《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至2015年底,随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国如期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目标。
农网改造升级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电网薄弱,我国高度重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长期以来保持持续投入。1998年以来,陆续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县城农网改造、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6年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7年9月,国家电网宣布提前3个月打赢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累计投资1424亿元,完成153.5万眼农田机井通电、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7.8万个自然村通动力电,惠及1.6亿农村人口和1.4亿亩农田。南方电网公司实现4709眼机井通电、262个贫困村通动力电、全面完成766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截至2017年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大攻坚任务“农村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贫困村通动力电”顺利完成,显著提升了农村供电能力,农村电力消费快速增加,带动了农村消费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光伏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光伏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并随后启动光伏扶贫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底,已纳入国家光伏扶贫补助目录项目553.8万千瓦,覆盖贫困户96.5万户。此外,各地根据国家政策还自行组织建设了一批光伏扶贫电站。通过3年多努力,光伏扶贫取得了稳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一举多得”的效果,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十、电力国际合作开创新局面,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逐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治理事务中。40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为电力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电力行业国际合作从最初的“引进来”发展到今天的“走出去”,从开始的闭门奋斗发展到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点的“一带一路”倡议,电力国际合作无论从规模上、深度上还是理念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在增强我国电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使我国电力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引进来”推动电力工业大发展。80年代初的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突破了独家办电模式,拓宽了资金渠道,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摆脱出来,电力行业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出口信贷,从近20个国家进口设备。1982年和1985年分别投运了引进日本和法国的35万和60万千瓦亚临界压力机组。1987年和1988年引进美国技术自行制造的亚临界压力30万和60万千瓦机级相继投运。电力工业在进口设备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了工程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施工、安装、运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4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并且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渐地从“引进来”过渡到“走出去”。
“走出去”不断取得新突破,“一带一路”开创电力国际合作互惠双赢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的“走出去”道路,始于对外援建,逐步发展到境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电力设备出口和对外投资与经营等各个领域。在海外项目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就以承包商身份承建海外火电站项目,2014年境外火电项目占到全年火电签约总金额的49.3%,大型燃煤机组已经实现批量出口。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电力行业积极响应,努力“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惠合作,实现双赢。核电、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及输变电对外合作不断加强,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大型电力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新签对外承包及在建项目合同额显著增长,带动了我国标准、技术、装备、金融“走出去”。2013~2017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912亿美元;实际完成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共完成投资80亿美元。不完全统计,5年来,我国电力设备直接出口总额62.84亿美元、技术直接出口总额22.48亿美元,境外工程带动电力设备出口总额177.68亿美元、带动技术出口总额51.22亿美元。“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
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多次举办国际性能源活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2014年举办第11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发表《北京宣言》;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举办两届苏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达成《苏州共识》;2016年举办G20能源部长会议,发表《北京公报》;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形成《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此外,还于2014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15年正式与国际能源署建立联盟关系。《巴黎气候协定》生效,我国亦是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我国电力行业企业与国际知名能源电力行业组织、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主导、组织各类国际组织交流活动,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参与国际能源电力事务的能力、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截至2017年底,国内电力行业、企业分别加入了125个国际主要行业技术组织与机构,并在其中的48个组织或机构担任主要角色单位,102位各类专家、学者在上述组织担任主要职务;国内电力企业在境外的128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有效分支机构或办事处600个。
40年追赶超越,40年厚积薄发,我国电力工业走过了40年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成就终将载入史册,更加艰巨的任务摆在面前,当前电力改革问题、绿色发展问题依然艰巨。党的十九大已经确定了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目标。电力行业要坚决贯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