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发表在《环境科学》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机会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更加合理的水平,并在2023年附近实现碳排放达峰。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碳排放达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碳排放达峰。
2015年底通过的《巴黎协定》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按照2015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文件,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简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同时,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过去十年,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14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33.8%。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今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下降了4%左右。
根据“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国将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18%。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29日表示,中国有望超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2020年被认为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时间点。如果无法在2020年使碳排放达峰,人类将有可能面临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天气等灾难性后果。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政策顾问迪伦·默里认为,中国正在为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无论是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减少上路燃油车数量,这些都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努力。”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视为推动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优先问题。今年初,中国宣布,到2020年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3610亿美元。这将使中国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清洁能源革命的中心。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其中一个表现。除了开始研究制定禁产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新能源车的双积分制呼之欲出,中国还将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外资准入。
2016年,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50%。中国还确定了到2020年电动汽车数量占乘用车市场11%的目标。
中国研发生产的新型可持续燃料——从餐饮废油炼化而成的生物航煤,于近日在海航HU497航班上使用,从北京飞往芝加哥,完成了首次“绿色飞行”。生物航煤可在保证飞行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碳排放。
燃煤排放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顽疾”,中国政府在制度层面寻求“良药”。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这是中国制定的首个国家革命能源战略,明确了能源革命路线图。
作为能源消费革命的一个实践举措,山西省会“煤都”太原今冬将彻底告别采暖烧煤的历史。
今年6月,青海省完成了仅用太阳能、风能和水电为500万人连续供电7天的实验。
根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报告,中国成为最近16年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这份报告还显示,中国走在绿色能源发展的前列,占可再生能源市场40%的份额,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总和,也超过了作为清洁能源主要生产国的美国。
此外,中国生产了全球66%的太阳能、50%的风能,更是水电生产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不久前在波恩举行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碳市场目前已进入审批程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认为,启动全国碳市场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向全世界作出的一项承诺。
中国自2013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来,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45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其稳步发展将提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迎接“低碳时代”作出表率。
中国民众自下而上的低碳生活探索也受到全球瞩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2017》中专辟章节指出,通过数字金融为主的技术创新,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方案,为世界输出中国样本,用行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领导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毫无疑问,随着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中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领者。
“如果领导力是由行动展现,那中国已经远远走在前面。”马尔代夫能源和环境部长索里克·易卜拉欣说。(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