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流量消耗快,三大运营商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手机充电3小时,耗流量23GB”、“一夜间用掉流量53.3GB”,诸多用户怨言表明,流量“跑得快”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当媒体记者联合权威机构进行严谨的流量试验后却发现,流量被“偷”不仅与运营商无关,也与手机系统并无直接关系。
权威机构对近来发生的“偷流量”事件进行了核实调查,证实手机应用中的App才是罪魁祸首。如佛山龙女士手机3小时耗费23GB,就是手机App感染病毒,数千次重复下载文件导致大流量被“偷走”。当然,并非所有的App都偷流量。
目前,专门盗取流量的App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病毒,对手机用户的影响最大,程度也最深;第二类是山寨手机的“后门”;第三类是恶意软件,这类软件虽然有合法的功能,但设计不规范,属于“三无”App。所谓“三无”,即无开发标准,无安全检测,也无软件和网络适配考虑,会消耗大流量、影响网络使用。
从表象来看,这些“有鬼”的App几乎和正规App无异,普通用户难以辨识和发现。专家提示,用户最好借助知名手机安全软件,对手机流量消耗进行管理,从而避免流量和花费损失。
当前,互联网经济竞争的内核就在于流量的获取、分发与变现。鉴于此,“偷流量”也就成了网络“黑产”的主营项目。
非法App制作人,主要是通过病毒App拿到用户信息,出卖信息或者通过上传下载产生的流量费用获利。以木马病毒为例,制作者要上传病毒到应用商店,同时支付推广费;应用商店再传播木马到用户手机,随后就能偷手机流量。而这些流量的去向一般是指定网站或导航搜索。最后,这些网站再与木马制作者分成。据可靠消息,此类木马可为制作者每天赚取约33万元的经济收入。
显而易见,这已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众多的从业者在这个链条上生存,相对应的则是手机用户流量被“偷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从事互联网“黑产”的业者超过40万,而涉嫌泄漏用户信息量已超过千万级。
对运营商来说,虽然被证明未偷流量,但依旧需要“自我洗白”。之所以被众多网民误会、质疑,关键是运营商几乎没有正面公开其流量计算方法和实际运营体系。不过,以中国移动为例,用户通过掌上营业厅就可以查询流量使用详单。运营商多注意与用户的互动,估计偷流量的误会和舆论也就少多了。
对手机厂商来说,虽然手机系统不是流量损耗的主因,但是允许不良App进入手机系统也是一种失职。手机系统应该提高过滤和监测有害App的功能,从使用源头上消灭这类“有害分子”。
对国家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全力打击网络“黑产”,保障互联网产业正常、有序发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作为手机用户,也要树立自律和监督意识,坚决抵制不良网站和不良应用,使用正规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App应用,并从官网下载。一旦发现不良网站和应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