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2017年5月11日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家与假冒试剂的秘密战争》一文,根据文章描述,中国存在着一个利润丰厚的假冒试剂市场,科学家们在想方设法对付这些假货。
试剂造假听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把这个现象说得通俗化一点,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买试剂和到国外代购包包的套路很相似。为了能够买到免税的产品而选择买水货,但是又常常会因为不了解代购方,而买到假货。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这不是国际学术期刊第一次对中国的假冒试剂投入关注。2009年5月,另一家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就曾报道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席建忠购买到假细胞培养基的经历。国内的科学网联合《科学新闻》杂志就关于科研试剂耗材造假现象在网上曾做过问卷调查,在将近500份问卷中,有43%的人曾使用假冒伪劣试剂耗材,比例几乎达到一半。
报道称,中国国内科研试剂造假的“套路”沿用了制造普通假冒伪劣产品的做法。例如,2007年,生物在线网站曾披露,中国许多企业向各大科研机构出售所谓“美国ADL公司的ELISA试剂盒”,然而,这家公司并不存在,它是由中国商家杜撰一家“美国公司”,然后将国产试剂盒套上国外身份进行销售。
由此可见,假冒科研试剂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10年的历史了,但至今它依然是令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的问题,以至《自然》杂志最近再次关注此事。
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黄岩谊曾经提到,“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从来就没有想过试剂会有假的,他们大脑里从来就没有这根弦儿。”
黄嵩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行政副所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他们研究所一年有4000万元经费花在购买试剂上,几乎占了整体科研经费的一半。在采购试剂的时候,假冒试剂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在黄嵩看来,很多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从来不会怀疑试剂的真假,因为在美国几乎不会遇到假货。
中国国内高校或研究所所使用的大部分试剂都是进口的,这样做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崇洋媚外”。“用进口的,是因为试剂是一种工业标准,你的实验结果要让别人重复出来,那么,你的试剂必须是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用的,而且应该是有几十年的质量保证的。”黄嵩解释说,“中国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品牌,但是别人不用啊!你说你的实验用的是国产某某品牌的血清,你的论文发到国际学术期刊,人家会觉得,你所使用的没有一个试剂是我认识的,那你的结论在我心里也会打鼓。”
而且,如果试剂公司的技术不够高,则试剂质量不稳定,可能会夹带杂质,最终的实验结果就有可能是杂质造成的假象。
使用假冒试剂的后果并不像通过“海淘”购买到假货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黄嵩提到,假冒试剂对中国科研体系都会造成影响。“《自然》杂志之所以报道中国的假冒试剂问题,肯定是美国那儿有反馈,才来中国做调查的。”他说,“这样下去,国外厂商以后可能对中国市场会有限制,而且这关乎我们发表文章的诚信度问题。多少人的心血和时间、多少教授的前途和国际声望,还有我们每年砸出去的多少科研经费,但是碰上一个试剂造假,人家就有充分的理由不相信你。”
看到《自然》杂志有关中国假冒试剂的报道,很多科研人员都留言表示“希望国产试剂能够迅速崛起”,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黄嵩举例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原先使用美国试剂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并且最终拿到了诺贝尔奖。得奖后他就开始慢慢使用日本的产品了,而且继续发表出很好的文章。此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想方设法买日本产品,于是,这些日本产品慢慢就变成世界公认的了。“不要小看一小瓶试剂,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的试剂想要打入国际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科学界越来越呼吁合规进口科研试剂,在期刊上发表文章也要溯源,再加上法律上加大了管理力度。”在iBio联合创新服务中心负责生物材料的进出口工作的杨颖认为,随着国家在科研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试剂的假货问题和合规进口问题,应该在较短时间内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