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机手驾驶2ZBZ-2A型移栽机进行作业。
编者按
蔬菜是北京郊区农业发展重点,也是城乡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作物。按照“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菜田面积要由2013年的59万亩增加到70万亩。为保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效益,近年来,北京市围绕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力度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全市设立蔬菜机械化示范点,开展蔬菜机具的试验示范。从目前蔬菜农机化推广工作来看,各种农机设备在不断试验示范中。近日,记者前往北京市郊区进行了探访。
1
一亩地花费至少减一半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河口村党支部书记何丽君说:“在没有搞蔬菜机械化之前,种植一亩地的蔬菜按10个工算,一个工一天需要100元的话,10个工一天就要花费1000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如今使用了这些农机后,同样的一亩地只需3个工就可,花费至少减了一半,300~500元就差不多了。
在育苗阶段,以全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为例,它能够精准、高效地将种子播入苗盘中进行培育,实现自动添加基质、播种、二次覆土、浇水一体化操作,工作性能稳定,漏种率小于1%。
在参观河口村的农机库棚时,何丽君指着一台旋耕机说:“一台机器20分钟就能旋耕一亩地,是人工的40~50倍不止。”
“生产效率可达到每小时2~3亩。”陪同的北京市农业局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蔬菜机械化科科长李治国给记者介绍说起了面前的起垄机,起垄机配合35马力拖拉机,采用液压升降,更易于控制起垄的高度、宽度,而且作业效率高。
2ZBZ-2A型移栽机,具有手扶自走式功能,适用于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多种营养钵穴盘育苗作物的移栽作业。“它的作业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1.5千米。”何丽君说。
接着,何丽君又介绍起了省力轨道运输车,“这一车可装300斤,省去了一个人力,劳动强度也降低了。”这种机具单次运输承重是人工的4倍,综合效率提高4.5倍。它可以用来运输农用物资、蔬菜以及残秧,解决温室作物收获环节完全人工采摘搬运的问题,减轻了菜农的劳动强度,提高蔬菜采运效率。
记者在河口村注意到,在蔬菜种植、管理、采收的各个环节,各种各样的机具在园区内随处可见。说到蔬菜种植实行机械化生产后带来的好处,何丽君说:“省时、省力、省钱。”
村民何胜忠也曾对村里使用蔬菜机械的事情表示过怀疑,“蔬菜种植是个精细活儿,机械种植能管用吗?真能带来好处吗?这些机手干活时靠不靠谱?”然而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他亲眼看到,这些机械确实管用。
2
鼓励使用先进蔬菜机具
据了解,以设施蔬菜为例,2015年,北京市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2.2%,如以此指标为参照,北京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那么北京市是如何做的呢?
“目前,北京市对农机补贴的比例已达到50%,农机购置补贴对推动蔬菜生产机械化功不可没。”李治国说。农机购置补贴是推进北京地区蔬菜产业机械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北京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有关要求,北京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全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产品目录。
北京市农业局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副站长赵景文介绍,在北京,像房山区窦店镇河口村这样的蔬菜机械化示范点约有50个。在试点区域,耕整地环节的旋耕机、微耕机,田间管理环节的植保打药机、滴灌设备,采收环节的轨道运输车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及相关机械化种植技术,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实施,正在加快推广普及。今年着力建设的延庆区延庆镇广积屯村茂源广发示范点,还探索了露地甘蓝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
“北京市农业局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针对蔬菜生产移栽环节机械化技术相对薄弱,开展多种移栽机的引进、选型及试验,并研发了较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专用移栽机。”赵景文副站长补充说,近几年,北京市不断地试验新技术、新机具的地域可行性、适应性、安全性和先进性,同时,在改进机具性能和完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关注农机与农艺的相向融合。
蔬菜收获是用工最多的环节,也是当前蔬菜种植中机械化水平最薄弱的环节。李治国介绍,针对收获这一关键环节,目前还只能针对某些蔬菜品种,通过引进国外的蔬菜机具来满足需求。李治国举例说:“像今年正在试验示范的露地甘蓝机械化收获,就是引进的意大利一家公司的甘蓝收获机。”
此外,为了鼓励生产者加大蔬菜机具的推广使用,提高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率,北京市农业局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等相关部门还开展了农机农艺的技术培训、服务等工作。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探索适合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农艺为基础、农机为支撑、信息化为纽带的蔬菜产业全程机械化模式以及蔬菜产业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
3
目前推广尚存多重制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推广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种多的状况,加之千家万户生产,各地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种植标准,且国内蔬菜机械研发生产起步较晚,蔬菜机械还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谈到推广蔬菜生产机械化,何丽君就有那么一丝疑虑,他说:“如果不加大机具补贴力度,蔬菜机械化推广可能很难。”李治国说,目前,蔬菜农机补贴产品相对于粮、棉等作物范围要小得多。
对此,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永生也认为,目前蔬菜装备进补贴目录的总体还比较少。据他介绍,当前,进入补贴目录的微耕机较多,但精细化的整地起垄装备少;穴盘育苗播种机较多,但田间蔬菜精量直播机很少;移栽机方面,除少数几地少量产品进入补贴外,绝大多数地方未列入;收获机具总体因不成熟还无法列入补贴;卷帘机补贴较多,水肥一体化装备较少。
蔬菜机械化推广中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陈永生认为:“目前,许多蔬菜机械设备、技术,并没有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何丽君告诉记者:“在河口村,有些蔬菜机械设备还在试验之中,叶菜播种机就是其中之一,作业中其下种量就不太好。”村民何胜忠也介绍,蔬菜品种不同,但现在喷灌设备和喷灌方式却相对单一。“由于地区、品种的差异,农艺技术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有些设备通用性较低,可能就会与当地的农艺要求不太符。”李治国向记者解释。
陈永生还告诉记者:“蔬菜生产耕、种、收三个环节中,收获环节机械化是最难解决的一关,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叶菜类还好一些,但是鲜食瓜果类的却很难实现。”他强调,提高蔬菜机械化水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杨梦帆)
上一篇:山东力争恢复大豆种植大省地位
下一篇:满街“阳澄湖” 假冒怎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