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类似‘维珍银河’这样的太空旅行公司?”3年前,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引发一众“知识青年”探讨。“创新乏力”、“技术不成熟”、“风险和成本难以控制”等是网友给出的答案。
现在,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将国人的太空旅行梦逐渐变成现实。
8月26日,中国的临近空间探索和临近空间产业发展迎来标志性事件——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暨光启临近空间技术研发总部(下称“海口研究院”)在海口正式揭牌,光启集团同时宣布,将“旅行者”二号(即“旅行者”号载人版)命名为海口旅行者号。
光启同时透露,“旅行者”号载人版验证版计划2016年下半年择机放飞测试,“旅行者”号载人版将在2017年择机放飞测试。光启还首次披露了“旅行者”号品牌合作方案和项目众筹方案。
据了解,光启2010年由5位理念相同的创始人共同成立于深圳,这是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的雏形。短短6年,光启已从一支海归创新团队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创新集团,业务横跨5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2400人。
光启明年试验载人太空游
2015年2月,光启临近空间载人项目正式启动。2015年6月,光启在新西兰成功放飞了中国首个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号,到达设计高度21公里,在临近空间完成了天地高速通信、海事监控、光学监控等商用载荷测试,标志着中国临近空间探索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目前,国外一些公司利用火箭发射技术,推出载人航天游,却伴随着失重、超重等体验以及惊心动魄的速度,对旅客的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作为中国首个临近空间旅游服务项目,光启“旅行者”号载人版则可以让人像乘坐电梯或缆车一样,平稳地升到临近空间,对地球表面景观一览无余,再平稳地返回地面,舒适、便捷,而且将比国外一些公司的太空游更加经济。
记者了解到,“旅行者”号由光启集团旗下的光启科学研制,是中国首个临近空间商用飞行器。“旅行者”号载人版验证版已完成主要分系统研制,进入总装测试阶段,计划2016年下半年择机放飞测试;“旅行者”号载人版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载人舱进入总装阶段,计划年底前完成载人舱各项测试,2017年择机放飞测试。
光启首尝科研类项目众筹
光启科学联席行政总裁、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副院长、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栾琳博士介绍,“旅行者”号载人版包括浮空系统、密封载人舱系统、应急救生系统等,具有超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乘坐6人,飞行高度可达20—24公里。“旅行者”号载人版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载人舱加工、降落伞加工,目前正在进行载人舱设备总装、联调联试、模飞测试。
为了验证“旅行者”号后续各种设计的可靠性以及回收的可控制性,光启还研发了“旅行者”号载人版验证版。栾琳介绍,“旅行者”号载人版验证版计划于2016年底前择机在国内进行放飞测试,将搭载太空龟和高清视频设备飞行到临近空间,5—6小时后着陆回收。
此外,光启推出的“旅行者+”计划也首次曝光,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到临近空间载人旅行,“旅行者”号载人版验证版试飞将首次尝试科研类项目众筹。
“光启的所有产品和项目可分为深度空间、机器自觉和终极互联三个部分,它们的共同目标便是应用于未来城市。”光启集团总裁、光启科学董事会主席、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博士说,上述三个部分即光启认为的未来趋势,而光启对临近空间的探索,属于对“深度空间”这一领域的挖掘。
“目前深度空间的利用率约为3.89%,预计在2020年可达到50%。”刘若鹏说,不管在信息监测、物流、交通、救援还是旅行、娱乐,深度空间领域均大有可为。
“深圳是光启全球创新大本营”
7月,记者曾拜访位于龙岗区的阿波罗基地,名声响亮的“旅行者”号藏身于此。当记者进入放置“旅行者”号的增压舱后,身体立马有了反应:因压力变大导致头晕、耳鸣,而天气炎热加之舱内空气不流通,则让记者汗流不止。只待了几分钟,记者便急着往外“逃跑”。
然而,这却是“旅行者”号总设计师周飞和他的团队最寻常的工作场景。
周飞参与了“旅行者”号的设计、研发工作,从设计草图到最终上天试飞,个中辛苦只有他和他的团队知道。“我们不允许飞行器带着问题上天,研发过程中,经常和团队成员熬几个通宵解决问题”,周飞告诉记者,小问题一般团队内部讨论解决,涉及发展方向、战略调整的大问题则需要“多方会诊”,和光启全球员工通过网络或面谈的方式解决。
“深圳是光启的全球创新总部和大本营。”光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研究院是光启探索临近空间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将会和深圳总部的创新资源、文昌的发射基地形成的产业链产生联动。光启将在海口完成“旅行者”号相关应用的测试和商业拓展,而深圳的三溪基地则将承担旅行者号的囊皮材料的研制,龙岗阿波罗基地是光启不少飞行产品的测试场,会在这里进行打爆试验、飞控试验等。
上一篇:黄记煌收购香港甜品许留山
下一篇:民房起火竟是蚊香惹祸